作为经济大省、外贸大省,广东与非洲的投资和贸易正快速增长。
8月29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广东省新闻办举行的吹风会上获悉,第二届对非投资论坛将于9月7—8日在广州召开,主题为“分享投资促进经验,共创中非合作未来”。值得注意的是,会上,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还对外发布《广东对非投资合作背景、重点和对策建议》研究报告。
报告显示,随着中非经贸往来持续密切,粤非贸易合作也不断加强,2003-2012年,粤非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约14倍。2015年,粤非进出口贸易额达到431.3亿美元,约占中非贸易总额的四分之一。
从2015年的数据来看,广东在非洲的前10大贸易伙伴分别为南非、尼日利亚、埃及、肯尼亚、加纳、阿尔及利亚、坦桑尼亚、安哥拉、埃塞俄比亚和摩洛哥等;广东与非洲贸易增速最快的10个国家分别为南苏丹共和国、中非、科摩罗、塞舌尔、马拉维、马约特、刚果(布)、津巴布韦、厄立特里亚和斯威士兰,增速从最高327.1%到最低110%。
从具体贸易商品来看,广东对非洲出口的机电产品达195亿美元,约占对非出口总额的73.3%,其次是农产品2.6亿美元;而广东自非进口商品主要为钻石(21.39%)和石油(3.4%)等。
研究还认为,广东对非在经贸快速发展的基础上,投资合作也正迈入快速增长的新阶段。2015年,广东投资非洲项目28个,新增协议投资额5.1亿美元,实际投资7303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17.1%和137.2%。
截至2015年底,广东累计在非洲投资项目176个,协议投资额达到14.6亿美元。2015年全年,广东与非洲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金额42.89亿美元,完成营业额45.15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产业园区在广东对非合作中扮演着重要的平台作用。
其中,“尼日利亚奥贡广东自由贸易区”是我国首批8个境外经贸自由贸易区之一,也是首批落户非洲的国家级对外经济贸易自由贸易区。该自贸区以家具、建筑及装潢材料、农副产品深加工、饮料、医药等制造业为主,工程营销和贸易业并进发展,具有示范带动效应。
另一方面,作为民营经济活跃的省份,广东的民营企业也是该省对非投资和贸易的主力军。比如,东莞华坚集团是第一个走进非洲的中国制鞋企业,该企业正在将部分“中国制造”变成“非洲制造”,并计划在埃塞俄比亚投资建设可聚集10万工人的国际轻工业园。
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汪一洋认为,民企对非投资具有自发性和传导性强、贸易带动效应高、合作发展空间广、投资回报优、市场反应敏锐等特点,这是广东对非投资合作的优势和特色所在。
报告还显示,截至2015年底,非洲国家开放为中国公民旅游目的地的国家有12个。2015年,非洲入境广东人数为35.34万人次,经广东口岸出境非洲人数65.86万人次。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还获悉,对非投资论坛由国家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共同发起创立,也是《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行动计划(2016-2018)》的重要内容,旨在利用多边金融机构平台开展中非合作,也是一个集经验分享、产业合作、技术合作、经贸投资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2015年6月,第一届对非投资论坛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成功举办。此次,经世界银行提议,由广东省承接第二届对非投资论坛的主办权。
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张爱军表示,广东与非洲的合作发展“互有需要、互有优势、互为机遇”,特别是在国际产能合作上,非洲大陆资源丰富,市场广阔,潜力巨大,商机无限,而广东具有资金、技术、人才、优质产能等相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