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装备制造领域的对外开放中,以“装备中国、走向世界”为己任的辽宁装备制造业,正在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基地和区域特色产业集群。
在“走出去”的道路上,有的企业通过加强与装备制造业跨国公司的合作,学习、借鉴跨国公司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经验;有的企业通过跨省推销、跨国推销,利用各种机会推销辽宁装备制造业产品和品牌;有的企业则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占领并扩大“一带一路”沿线市场。
大连
“跨境电商+装备制造”助推走出去
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对方在哪里能够遇到你?这些问题,对于我省一些渴望“走出去”的装备制造企业来说,犹如一道道坎横在面前,爬坡过坎并非易事。
问题出在哪里?出在对国外市场和国际技术趋势缺乏了解,对国外标准、技术、文化、法律等“消化不良”,对汇率波动和贸易规则不熟悉,闭眼看世界的结果就是远离世界市场。
睁眼看世界的“天眼”在哪里?大连两家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大连出口时代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和中国方舟提供了解决方案,前者突出精准营销理念,企业产能“走出去”有的放矢;后者致力于企业抱团出海,强调产业输出和集成。
我省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大连出口时代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徐延峰认为,我省很多企业的产品质量并不差,也不乏需求,难的是没有专业的外贸人才对接世界。企业不是没有“走出去”的愿望,不过相比南方,我省企业数字化营销的比例偏小,很多企业往往选择到国外参展提高知名度,但在浩如烟海的参会企业中,就如一朵浪花一样易被忽略。
在大连市中山区世界贸易大厦27楼,大连出口时代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与谷歌合作推出的谷歌体验中心,将“谷歌关键字”业务纳入国际贸易全价值链一站式服务体系,正在为上述难题提供解决方案。
在这个平台上,“辽宁制造”欲了解世界各地的市场需求,“谷歌关键字”可凭借精准的搜索功能和丰富的海外信息为我省产品进军海外快速寻找目标市场。
数据显示,运用“谷歌关键字”搜索的一个月时间里,国内机床行业的龙头企业大连机床集团的搜索广告点击数量达2725次,其中来自印度的点击量排名第一,英国次之,俄罗斯排名第三,为企业的下一步海外销售以及投资提供了数据向导。
目前,全省已有近百家装备制造企业与大连出口时代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签订服务合同,另有5000多条外贸“小船”聚到这个平台“航母”上,借助平台,快捷办理通关报检、出口退税、融资担保等业务。公司每天都能收到上百个海外客户询盘,并与相关企业精准对接,在家门口就能做成国际买卖,出口额累计达到上亿美元。
中国首个工业互联网平台——中国方舟最近很忙,作为省内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骨干企业,他们应邀参加由省工信委、省发改委、省政协经济委共同启动的全省工业互联网应用推广培训会,先后走进阜新、朝阳、葫芦岛,预计9月5日前全省培训完毕。
中国方舟创始人马塾君表示,辽宁已经错过了消费互联网的风口,不能再错过工业互联网的机遇。与消费互联网不同,工业互联网就是要整合企业集体“出海”,不仅输出产能,还输出产业,把“一锤子买卖”变成“一揽子服务”,引领全省乃至全国的装备制造业参与国家重大国际产能合作项目。
在互联网界,中国方舟是个不折不扣的新手,去年6月才全球上线,如今已迅速成长为引领产业“走出去”的优秀公共服务平台,在拿下俄罗斯铜业公司卡拉巴什铜厂一、二期总承包项目后,今年5月在印度连续签下一系列大单,合作协议涉及印度地铁、垃圾发电、水处理技术和设备成套及EPC总承包项目。
目前中国方舟已创建了服装纺织、装备制造、汽车产业、电力等14个在线垂直平台,搭建了中英、中俄、中印国际产能合作平台等4个双边平台,初步形成了1000余个服务中国方舟平台的海外网点雏形。
崭新的线上产业对接模式,吸引我省锦州、盘锦等8个城市的企业集群借方舟“出海”,辽宁曙光汽车集团、丹东鑫兴碳素有限公司、本溪矿业有限公司等18家企业被纳入国际产能合作视线。
作为跨境电商综合实验区,目前,大连市自主开发跨境电商平台近30个,以出口时代、中国方舟为代表的从事跨境电商进出口业务的企业达上百家,他们借助“互联网+”,为“辽宁制造”插上腾飞的羽翼。
鞍山
装备制造企业凭借“专精特”集体出海
“10年光景,光非洲大陆就去过上百次。”8月26日,在外面忙于跑项目、谈投资、签订单的辽宁华冶集团董事长马黎明告诉记者,“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处处是商机!”
作为我省知名电工装备企业和较早的“出海者”,辽宁华冶集团经过一路坚守、十年耕耘,“走出去”终于到了收获期,80%的非洲老客户在受益后纷纷寻求项目再扩建,投资规模相比以前扩大了五六倍,目前企业在谈和在建的项目有七八个。
像辽宁华冶集团一样,越来越多的鞍山冶金矿山、电力电控、工程机械等领域的装备制造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产业特点和手握拳头产品的特有优势加速“走出去”:银行智能装备企业辽宁聚龙集团在印度和南非设立分支机构,福鞍重工集团轨道交通转向架产品成功打开美国和澳大利亚市场,紫竹集团先后在美国、巴西、南非、荷兰和阿联酋建立钢轨、钢轨配件、钢板桩产品销售分公司……这样“走出去”的“好声音”不时传来。
据统计,截至目前,鞍山市经批准的境外投资企业达83家,主要集中在亚洲、北美洲、非洲等地区,累计总投资17.6亿美元,其中中方投资额15.6亿美元。全市具有对外承包工程资质企业达10家,近3年来,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6.42亿美元,已完成营业额4.42亿美元。
“建立境外工业园区,成为鞍山海外投资的一张新名片。”鞍山市外经贸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全市已建立3家境外工业园区,以此带动鞍山乃至国内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一同漂洋过海。从以往单个企业在海外投资建厂,到以工业园区的形式实现企业集体出海,表明鞍山企业“走出去”的底气更足了,辐射面和影响力更大了。
“乌干达辽沈工业园”由辽宁忠大集团、乌干达张氏集团两家企业在非洲乌干达共同投资开发,园区面积4.6平方公里,建成后计划吸引中国入驻企业不少于50家,建设总投资不低于6亿美元,可为乌干达创造上万个就业岗位。
此外,还有俄罗斯乌法石油装备工业园和巴基斯坦工业园项目。前者由辽宁沃夫石油装备有限公司和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发展集团合作建设,园区总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准备打造装备制造基地、钻探公司基地、能源开发基地和物流基地。现在项目已经完成园区一期规划。后者由海城市恒盛铸业有限公司和海城精华新材料有限公司作为主导企业,目前已在巴基斯坦卡拉奇启动项目前期规划设计等项工作。
通过“走出去”,鞍山市的企业面向全球进行产业布局和资源配置,实现了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壮大了自己的实力。这些装备制造企业正发展成为鞍山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力军,成为实现鞍山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希望所在。
营口
“一带一路”沿线参与重大项目建设
天气稍稍转凉,位于营口熊岳输变电产业园的新东北电气集团公司的车间生产依旧火热,成批的全封闭组合式高压开关装置、电力控制或分配盘从生产线下来不久便装车启运,这样的繁忙场景已经保持了几年。
万里之遥的印度,新东北电气集团建设了海外仓,今年与印度国家电网集团达成20亿元成套设备供货及安装合同。这是我省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建设内容,仅这一个项目就预计带动营口市至少1亿美元出口。在此之前,新东北电气已在印度承揽工程项目11个,合同总额26亿元,牵动大量技术、设备和劳务输出。
借势“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绝佳机遇,位于“带”与“路”连接点的营口,围绕对接全球市场、参与更高层次的国际产业分工,打造四大重点开放平台:申报营口综合保税区,推进营口中韩自贸示范区,每周7列营口港至欧洲集装箱班列对接辽鲁陆海甩挂航线形成国际物流大通道,营口玉原集团罗马尼亚麦道(中国)工业园区,成为我省企业走向欧盟的重点区域。通过这一紧扣“一带一路”的开放体系,从近邻的日、朝、韩到太平洋彼岸,从非洲腹地到“中欧班列”的欧陆终端,营口装备“装备中国”,走向世界。
北钢管业(营口)有限公司生产的大口径螺旋钢管一个接一个运往3公里外的鲅鱼圈港区码头,出口欧洲、非洲、中美洲,企业国外订单逐渐超过国内,出口额一度以倍数增长;营口北方制桶设备科技有限公司建厂历史超过百年,孕育成为国内唯一生产高速制桶设备的专业公司,近几年为国内外100余家企业提供整套钢桶制造设备。
借助“一带一路”战略,参与重大项目建设,不仅为企业参与国际产能合作积累了经验,更提高了科技含量和质量管理水平,为装备制造产业升级指引了新方向。
以在营口经营近20年的德企马勒发动机零部件公司为基础和媒介,飞龙碳纤维电动车公司碳纤维摩托车整车生产项目正全力推进。通过与在营口扎堆成势的优质德企在先进适用技术、人才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营口企业智能制造水平得到提升。
第三代生产线仅仅问世两年,营口金辰的第四代产品——国内首台(套)太阳能电池组件高效自动化生产线又列入研发名单。明年投产的新一代生产线,生产能力将提高1倍,生产一块太阳能电池板仅需20秒,超越德国企业保持的目前世界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