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使我们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013年9月7日,哈萨克斯坦,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这里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提法与此后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道,共同组成了“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概念。
2016年9月7日,“一带一路”提出恰好三周年,且早已从一个名词转化成为具体行动,落实在中国与沿线国家之间的基础设施建设、贸易、金融、投资、人文交流等领域的合作项目中。
这其中,往来于中国与欧洲部分城市之间的中欧班列就是“一带一路”框架下实现的重要成果。尤其是从成都出发的中欧班列蓉欧快铁和有序推进的“蓉欧+”战略,更是开行中欧班列城市中的先行者。近日,记者有幸随成都市政府新闻办组织的记者团,到国内外了解“蓉欧+”的故事。
在分享中求共赢
波兰罗兹,Hatrans公司会议室,墙上的三幅地图引起了记者的关注。一幅是从成都到罗兹的中欧班列蓉欧快铁运行示意图,在地图上中国的区域用箭头标出了成都与昆明、厦门等城市的联系;另两幅则是波兰地图和欧洲地图,图上的箭头同样显示了罗兹与欧洲各地以及波兰各地的联系。
简洁明了的三幅图,清晰地传递出一个概念:从成都到罗兹的中欧班列,不只是连接着两座城市,更是把中欧之间不同区域的城市都连接起来了。对于成都这座有着国际格局、全球眼光的城市来说,开行中欧班列就是要让“蓉欧+”成为开放平台,让中欧的城市在分享“中欧班列”的机遇中获得共赢。
“除了满足本地产业发展需要,成都更多要承担起枢纽的作用,所以我们要吸引更多地方的货源,扩大辐射范围至京津冀、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延伸揽货范围至日韩、东盟各国等。”
成都市物流办相关负责人指着墙上的“蓉欧+”战略通道图说:“我们有一系列的规划,贸易、金融、产业都有。具体到物流,就是‘+通道’,而且两头都要‘+’。无序竞争不如合作共赢。‘+通道’概念就是在两端‘+’,要实现连接泛亚与欧洲的目标,两边都要实现互联互通:国内端连接泛亚,国际端覆盖欧洲。”
记者了解到,自2015年加快实施“蓉欧+”战略以来,国内已开通“厦蓉欧”、“深蓉欧”、“昆蓉欧”、“甬蓉欧”(成都至宁波)等班列,未来将实现蓉欧快铁覆盖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对接中国港澳地区以及日、韩、东盟的目标。
依托去年8月开行的“厦蓉欧”班列,今年4月26日,一批来自台湾的电脑配件,搭乘首趟“台厦蓉欧”班列从厦门海沧口岸出发,经成都前往波兰罗兹。这也意味着2015年8月16日开通的全国自贸试验区首趟中欧班列——“厦蓉欧”国际货运班列的起点正式延伸至台湾,由此形成一条跨越海峡、横贯亚欧大陆的物流大通道。
“在中铁联运集装箱有限公司昆明分公司的王家营车站,每天有2000辆集装箱货车进出。这里不仅是云南货物进出的通道,也是缅甸、老挝、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外贸物资的重要集散地,所有的货物在这里集结后发到沿海港口,走海运发往欧洲。但从今年6月开始,堆放在这里的集装箱,开始搭乘蓉欧快铁去往欧洲。”采访中,成都市物流办负责人这样表示。
吴建烈是云南新丝路班列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对于中欧班列“昆蓉欧”的运营,他很有信心。“因为通道打通以后,可以吸引很多欧洲和国外的产业转移。”
“就说咖啡吧,运出去的都是原豆、咖啡粉,没有进行烘焙和深加工,欧洲工厂买了之后再加工,然后分装,贴上标签高价卖回中国。但从产业培育角度看,欧洲市场有限,人力成本也很高,如果这里的通道足够畅通,就没必要再将原豆发到欧洲,而是考虑引入它的工厂在云南落地,在云南进行生产、包装。这就是产业转移,从欧洲向中国转移。”
得罗兹者得欧洲
放眼望去,地面上放置的全是庞大的集装箱,箱子外许多标有“中欧班列”的字样。箱子附近的龙门吊匀速移动着,时不时挥动着“巨型手臂”将列车上的集装箱挪到地面上,或将地面上的集装箱从一个地方挪到别处。停放着列车的铁轨有数条并行,向远方无限延伸。
这就是波兰罗兹“中欧班列蓉欧快铁”终点站的场景。在这里,所有的集装箱都来自从成都出发的中欧班列。到了罗兹,它们又有着新的旅程。
这座波兰的第二大城市,同样有着自己独具慧眼的定位和规划。
“波兰是欧洲的中心,罗兹又是波兰的中心”。Hatrans公司的会议室里,相关负责人指着墙上的一张地图说。
放眼整个欧洲大陆,罗兹恰处于中心区域——无论往东西南北,罗兹都是距离最近的中转站。欧盟有两条交通战略要道在罗兹交汇,在波兰境内编号为A1、A2高速公路。地图显示,贯穿南北的A1高速公路,从波兰波罗的海港口格但斯克出发,向南延伸到奥地利维也纳;横跨东西的A2高速公路,起点是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经波兰之后向德国延伸,最终抵达柏林。
因此货物运抵罗兹后,3天内可分拨至欧洲所有国家,到德国的柏林只需2-3个小时。一般来说,这些货物走高速公路就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到达客户手里。而负责这趟从成都出发的中欧班列的物流公司,距离高速公路入口就不到10公里。
Hatrans公司表示,希望利用中欧班列,在波兰将“中国造”分拨到欧洲,更希望将欧洲货运到成都,销往中国市场。“我们将充分利用‘十字路口’的地理优势,借助罗兹国际机场、蓉欧快铁、A1和A2高速公路的交通条件,建造一个新型物流中心,集仓库、冷藏室、分拣中心、包装区、重装部于一体。”
按照“蓉欧+”总体战略,成都要织密的不仅是国内物流网络,还有国际物流集散网络。而国际物流网络就需要以罗兹为中心。
在国际端,成都将做强库特诺(罗兹)、纽伦堡等主节点,与战略伙伴合作开行公共班列,逐步将干线延伸至鹿特丹、安特卫普、巴黎、马德里等10处海外端点,投资建设运营海外仓(配送中心);加快班列公司海外办事处(欧洲分公司)建设,推动在法兰克福、阿姆斯特丹等10处以上的地点设立海外办事处。
让通道更加宽阔
从成都出发的中欧班列,已不是单一主线。
在最新的“蓉欧+”战略核心部分规划中,蓉欧快铁呈三条干线分布,中线:成都至罗兹(库特诺),是中欧货物的核心运输通道,直接深入亚欧腹地,覆盖中西欧及南欧等地区;北线:成都至俄罗斯,覆盖独联体及其他东欧国家;南线:是目前中亚班列的自然延伸,近期通过阿拉木图覆盖中亚地区,远期通过伊斯坦布尔覆盖西亚及南欧,并通过巴基斯坦延伸至南亚。
“本月,成都至土耳其的国际货运班列将进入测试运行阶段,成都面向南欧的国际物流大通道即将打通。”7月6日,在从成都出发的中欧班列推介会上,成都市物流办相关负责人透露了这一令人兴奋的消息。
国内运行最稳定、运行时间最短——在这列奔驰的国际列车上,“乘客”变得越来越多。
今年3月,搭载着51个整柜货物的中欧班列——TCL专列驶出成都国际铁路港,这是中欧班列自开通以来发出的首趟企业专列。
“中欧班列在为企业降低物流综合成本的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调整和优化全球战略布局。”TCL一位负责人透露,早在今年1月,TCL集团就与成都签订了物流合作和产能转移的合作备忘录,企业将在扩大中欧班列发货数量的同时,逐步把惠州工厂转移到成都,并借助中欧班列的物流网络将海外市场从欧洲扩大至东南亚。
这样的思路,与成都开通中欧班列的初衷不谋而合。在打通连接欧亚桥梁的基础上,成都期望中欧班列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中国西部经济中心。
目前包括飞利浦、联想、格力等大型制造企业也相继表达出合作意愿,计划把部分产能转移到成都来生产。不仅如此,成都还将合作对象从生产制造型企业扩大到货代、贸易企业等,全面深化合作。
此外,为进一步提升竞争力,从成都出发的中欧班列将采取多项措施吸引客户:例如完善梯度定价机制,根据客户货物运量等,执行不同的运价,保证大客户享有最优惠价格;与欧洲铁路枢纽场站及货代、生产、贸易企业深度合作,将班列延伸至更多欧洲交通枢纽城市;加快建成一站式口岸综合服务中心,推进“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实现“串联+并联”便利化服务和企业口岸操作服务零收费等。
根据规划,到2020年,从成都出发的中欧班列全年开行数量将达到3000列以上。届时将构建以成都到罗兹的中欧班列线路为主通道、以成都为跨境货物集散中心的“一主多辅、多点直达”的“蓉欧+”跨境班列体系,并实现面向省内、国内、国际“三个市场”的“一线两核多点”网络揽货、多点合作格局。
如今,越来越多“成都造”服装、电子产品运往欧洲,越来越多的欧洲食品、红酒运往成都。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光瞄准这趟财富列车,越来越多的新兴产业汇聚成都。一张“一带一路”上的商贸、人文交流网逐渐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