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对外投资 » 正文

借力“一带一路” 中国企业“走出去”如何应对机遇与挑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0-08  来源:界面
核心提示:9月12日,在2016中国改革“横琴论坛”上,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们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当前形势进行“把脉”,对计划“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提出了建议。

9月12日,在2016中国改革“横琴论坛”上,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们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当前形势进行“把脉”,对计划“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提出了建议。


在今年G20杭州峰会期间,“一带一路”成为会议的关键词,曾维持了上千年秩序的古代丝绸之路被重新唤醒。在众多经济学家眼里,“一带一路”被视为中国企业“走出去”至关重要的机遇。


中国企业为什么要“走出去”?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首席战略市场官原烽在横琴论坛上表示,一个是要实现全球产业融合,在这个分工中,我们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第二个是我们要把国内的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第三个是中国企业要主动开拓市场。


原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霍建国则指出,中国当前要把握“一带一路”的进程,同时使得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真正走上国际化成长的道路,形成有竞争力的跨国公司,中国企业应珍惜当前“走出去”的大好形势。


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七月,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6个国家和地区的5465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投资额673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1.8%。其中,前七月的并购实际交易金额,已超过2015年全年总额。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价值链研究院院长、国际战略投资研究中心主任武雅斌分析称,目前中国企业“走出去”有两个特征,一是中国的海外投资处于高速增长阶段,中国从2003年-2015年,每年的海外投资增长率保持在33%以上,预计很快海外投资就会超过吸引外资,中国变成一个资产的净输出国指日可待。


另一方面,中国目前的“走出去”还处于初级阶段,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质”上看仍处于初级阶段,海外运营企业国际运营的能力还比较差。即使是在“量”上,“走出去”的海外投资的发展也处于初级阶段。


“根据财富500强名单,中国上榜的企业绝大多数还是资源能源企业、金融保险企业、房地产、建筑、包括军工企业,从这个角度来说,‘走出去’跨国投资,其实正是中国要建造自己的跨国公司梯队的重要举措。”武雅斌说。


霍建国称,国际上有个不成文的标准,公司在海外的盈利如果能够达到总盈利的40%,一般就能说是一个跨国公司,或者说国际化的企业。“我们现在500强企业在海外盈利占到30%、40%的只有十几家,更多的是达不到,”他指出,中国“走出去”的企业仍需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在“一带一路”到来了机遇的同时,风险也无时无刻在潜伏。霍建国指出,现在需要提醒企业的是,若海外收购前期的研究不到位,仓促上马,中途可能会遇到问题,因此在前期的研究上下工夫,对国际市场的把握上再投入一点显得非常关键。


他表示,在海外投资过程中,需要注意金融风险和地缘政治风险。很多服务业一旦产生经济不景气、周期性的波动时,这些行业便会造成重大损失,另外不要单纯地采取短期行为,一旦碰上美元加息,将会面临着很大的压力。


中国企业“走出去”要取得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原烽指出,企业“走出去”要成功,首先要符合企业发展战略,和企业要实现的主要目标结合起来。其次要掌握核心技术,了解市场,扩大市场。在收购之前要做好调研,储备好人才团队,解决好融资的问题,做好文化融合。此外,还要在当地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公司,为所在地做出贡献。


清华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总裁周立业认为,“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不仅要站在中国本土的视角去看世界经济,还要站在全球的角度去看世界经济,到底中国企业在全球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处于怎样的位置?未来要站在哪里?这不仅仅是“走出去”的问题,还是一个全球化的问题。


除了企业自身做足功夫,政府也要做好企业“走出去”的引导。横琴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裁刘洋指出,我们去海外并购,一定是并购我们所缺的东西,冗余过剩的东西是要放弃的,我们“走出去”的也是具备优势的东西。所以,政府的引导工作非常重要,这个可以有效地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第二是从相关的政策上获得帮助,比如说企业走出去融资也是一个大问题,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特别需要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特别是优惠政策的扶持。第三是要充分培育市场的中介力量,激活中介的作用。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