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东盟直接投资中,中国目前的优势并不明显,美日占据相对主导地位,印度、澳大利亚亦占有一定地位。全国政协委员、广西财经学院院长夏飞表示,应促进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可借鉴美国等经济体对东盟直接投资的经验,加强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
据了解,中国—东盟之间的贸易发展十分迅速,双边贸易规模2017年已达到5148亿美元,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加快推进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具有特别重大的战略意义。基此,夏飞提出了以下五点建议:
一是加强对东盟国家的并购活动。并购是最为迅捷的直接投资方式,并购成功需要发挥母国的优势,充分利用东道国的资源。根据东盟国家的经济特点,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动机应以获取市场和战略性资产为主。对“新东盟”国家,应以加工制造业为主要并购对象,以获取市场为主要目的。对“老东盟”国家,则以金融类战略性资产为主要并购对象。同时,为了提高并购的效率,应大幅简化对外投资项目审批手续,下放核准权限,建立以备案制为主的境外投资管理制度,为中国企业投资东盟构建更为宽松、便利的政策环境。
二是加快推动民间或官民协办性质的东盟投资企业协会的设立。目前,在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中官方和国有企业的资源动员已较为充分,如中国—东盟基金、丝路基金等,但民间资本的力量还没有充分发挥,协调政府和民间资本的力量的组织机构相对缺乏。中国应加快推动民间或官民协办性质的东盟投资企业协会的设立,同时利用中国国有企业,尤其是央企的强大力量,引导民间资本增强对东盟直接投资,充分发挥组织的协同效应、国有企业的引导功能,吸引充沛的民间资本,共同推进对东盟直接投资。
三是加快实现对东盟直接投资金融支持的本地化。金融机构在直接投资扩张中扮演双重角色,一方面,金融企业随着直接投资的流向而跟进到东道国提供服务;另一方面,金融企业提前进入东道国,直接为直接投资的扩张提供服务。中国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应积极加快在东盟国家的新设投资,同时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并购活动,以省却金融机构漫长的市场培育过程,及早为中国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及由此形成的企业提供本地化、低成本的金融服务。同时,加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尤其可以选择首先在东盟地区实现国际化,以人民币国际化后形成货币的影响力及交易成本的节约,构成对中国直接投资企业的支持。这要求中国推进金融改革,有序加速推进实施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往来、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自由浮动等改革措施。
四是提高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履责能力。中国应设立对东盟直接投资社会责任专项基金,资金来源由政府投入、国企捐赠和民企捐赠三部分组成,主要用于对企业经营者的相关培训、中国企业界承担相关社会责任时的资金援助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估,提高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化解境外投资时可能出现的社会责任危机。
五是加强对东盟基础设施投资。东盟多数国家目前对基础设施存在旺盛的需求。美国和日本在东盟主要投资于其具有优势的服务业和制造业,留下了基础设施这一市场空间,这恰好是中国的优势所在。中国是东盟最大的基础设施投资国,中国应持续发挥这一领域内的优势,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和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进一步促进中国和东盟各国经济的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