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成员动态 » 正文

匠心镌刻 • 品质项目 | 泉州市“蓝色海湾”综合整治行动项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6  来源: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核心提示:项目概况泉州市“蓝色海湾”综合整治行动项目(泉州湾海域)是2020年中央海域生态保护修复项目,2021年被纳入省重点项目。项目主
项目概况

泉州市“蓝色海湾”综合整治行动项目(泉州湾海域)是2020年中央海域生态保护修复项目,2021年被纳入省重点项目。项目主要位于晋江市境内的泉州湾河口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北起晋江大桥,南至晋江与石狮交界处,西至自然岸线带,总长约7.2公里,总面积5892亩,总投资约3亿元。

主要工作

苏交科集团厦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门市政院”)于2020年9月设计中标,承接本项目设计工作。主要包括互花米草整治、红树林生态修复、鸟类栖息地营造、海岸生态化改造四部分。项目分为一、二期工程,于2022年11月通过完工验收,进入正常管护和完善工作,竣工移交后将正式对外开放。

项目全过程管理
项目治理难点

一、互花米草入侵严重,挤占其他生物的生存与觅食空间

互花米草植物生长迅速,蔓延极快,占据滩涂贝类养殖地,阻止水流畅通,致使滤食性贝类摄食受阻,茂密的米草丛滩涂,物种多样性大大降低。近年来,项目区内的外来物种互花米草面积约3600多亩,给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威胁。

二、鸟类栖息空间不足,食物链改变

因互花米草覆盖大部分滩涂,导致该区域鸟类栖息地减少,食物链改变。冬季,成千上万只候鸟来自然保护区越冬时,将面临觅食、栖息、繁殖等活动地匮乏等严重问题。

三、护岸硬质化与海岸生态退化,影响海岸生态功能

项目区沿岸堤防大部分采用传统的硬质护岸,破坏了海岸原有的动植物群落和自然景观,阻断了陆海过渡带的能量输运与物质交换,影响海岸带和近岸海域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服务功能。

○ 建设前硬质护岸,阻隔陆海空间

技术亮点及治理效果

一、坚守生态友好,营建宜林地与水系

设计尊重现有自然肌理,以生态修复为目标,根据历史河流入海口冲沟及滩涂高程,设计红树林宜林地大小宽度与潮沟水道深度,形成千亩红树林大地景观,营造鸟类栖息环境,以达到人与自然生态友好的目标。

红树林景观

鹭鸟高地栖息

二、护岸回填海泥,改造生态化海堤

通过竖向梳理,营造宜林高程,挖取现状围填海区域及临近海岸的海泥(内含有丰富原生植物种子)回填至砌石硬质海岸,通过自然生态修复及人工干预,进行海堤生态化改造,改善海岸生态环境,减轻海浪对海岸的冲击。

滨海自然岸线生态化

三、优化空间布局,建设生态斑块

将高潮线与海堤之间的空地改造为生态斑块,建成贯穿全线的巡护步道。在保护现有防风林的基础上,优化林分机构,营建具有美学价值与休闲功能的混交林与景观林,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具有生态价值的生态园,同时为鸟类提供夜间休息的场所。

项目意义

项目通过互花米草整治工程与红树林种植工程,生态海堤建设增加防护林面积,提高生物多样性,增加和改善鸟类与海洋生物的栖息环境,美化湾区的自然景观;通过海岸生态防护带建设整治受损岸线,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为海洋经济的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