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成员动态 » 正文

江苏省智慧与绿色交通产业院士协同创新中心:打造智慧与绿色交通产业创新集群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3-08  来源: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核心提示:近日,在镇江港务集团龙门港,机器设备整齐列装,堆场平整、密实、坚固,上个月这里刚刚完成全国首个港口堆场改造试验段项目。

近日,在镇江港务集团龙门港,机器设备整齐列装,堆场平整、密实、坚固,上个月这里刚刚完成全国首个港口堆场改造试验段项目。

院士协同创新中心产业化联盟签约仪式

由镇江高新港务有限公司委托、南京宁通智能交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实施的抗水性自修复固化土技术成功应用于镇江港务集团龙门港堆场,这也实现了江苏省智慧与绿色交通产业院士协同创新中心“新型道路智慧建养技术、装备、材料示范与产业化”产业方向的新突破。

绿色低碳 智慧港口

堆场是指在集装箱码头内或码头周边地区,用于交接和保管集装箱的场所。镇江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黄立平说:“建设绿色智慧港区是镇江港务集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一次具体实践,实现了龙门港区环保整治提升工程关键难题的攻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抗水性自修复固化土技术成功应用于镇江龙门港堆场

龙门港改造后的堆场平整结实,脚踩上去的第一感觉就是“压得很实、很坚固”。这一特性正得益于抗水性自修复固化土技术的应用。

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院长杨扬表示,此次的改造项目实际上是为产学研合作创新提供了一个非常具体的应用场景,虽然固化土技术在交通运输其他行业有过应用,但是在港区这样一个特殊环境下应用尚属首次。

“该技术具有自修复性、抗水性、半刚性、柔性基材、板块性等特点,94%使用土壤或固废,在绿色环保、施工快、优于水稳、价格便宜等方面优势明显,此次龙门港堆场正是‘就地取土’,建设生产成本直接下降三分之一。”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道路专业总工程师、南京宁通董事长吴春颖告诉记者,该技术应用场景不仅包括港口工程堆场道路,还可以对尾矿、磷石膏、铁矿渣、工业废渣(土)、淤泥及核电站弃土等进行资源再利用。

普通土壤为何能如此坚固?吴春颖向记者揭秘,土壤经技术固化后,可形成均匀的分子网络结构,将土壤胶体限定在各自的三维网络结构内,这样就能替代道路或场地中的水泥碎石稳定层,用于被稳定的土质类型包括黏质土、砂质土、粉质土等,三维网络交联阻水结构充分填充固化土空隙,还具有一定的裂纹自修复效果。

 
领导专家考察项目现场
科创江苏 交通先行

近年来,该院士协同创新中心按照《“科创江苏”三年专项行动计划(2021—2023年)》所提出的院士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标准,依托院士专家团队力量,聚集国家级创新资源。

江苏省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江苏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常务副会长游庆仲表示,学会在“科创中国”行动计划指引下,成立集绿色和智慧于一体的交通产业院士协同创新中心,重点围绕智慧和绿色交通两大产业方向,交通基础设施智能、绿色、韧性、长寿命和节能降碳,以及载运工具智能协同六大关键核心技术进行攻关和产业布局。

据介绍,江苏省智慧与绿色交通产业院士协同创新中心由江苏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联合中国公路学会、南京市综合交通运输学会、南京市建邺区人民政府、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组建,得到王超、王建国、邬贺铨、张建云、缪昌文等10位交通运输、土木工程等领域中国工程院院士支持。

立足区域 着眼全国

面向未来,院士协同创新中心将实现产业对接精准化、高端资源集成化、综合平台模块化、服务方式联动化、创新应用效率化,打造协同创新的江苏模式。

江苏省港口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谭瑞兵表示,江苏省港口集团投身交通强国科技创新试点示范,积极为江苏交通绿色低碳发展作出贡献。“在具体实施中,特别注意三个重点要素的把握,一是要积极实现自主创新,二是要实现引进技术的首次场景应用,三是用数据去衡量创新的自身价值。实现这些,就是要联合学会,发挥院士协同创新中心的积极作用。”

未来,院士协同创新中心将逐步联合江苏交通领域四大国有集团,东南大学、河海大学等著名高校,以及省内有影响力的大中型企业,携手打造智慧与绿色交通产业创新集群,着力构建“立足区域、着眼全国”的大平台服务体系。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