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的常祝(张安慧 摄)
“常工,又出差啦?”
“常工,这里有点问题,帮忙看下?”
“常工,研讨会开始了,来一下吧!”
“常工”穿着一件略显褶皱的黑色羽绒服,背着一个有些年头的黑色双肩包,常年奔走工装应用现场晒得略黑的脸,稍微有些凌乱的头发,一双眼睛却很明亮。他跑回工位把行李放下,随手捋了一下头发,嘴里应着:“又去了趟换梁机现场……稍等我一会儿……来了来了!”
这位脚步不停、风风火火的年轻人,就是铁五院机械公司机械所副所长,常祝。同时,他也是世界首台换运架一体机“太行号”设计副总体。
向前,从零开始
2017年,常祝硕士毕业入职铁五院。刚毕业的小伙子对工作充满热情,面对师父交代的工作,他总是认真努力完成:不会,他就独自翻书自学到深夜;不懂,他就沉在项目现场请教师父直到弄懂为止。同事们都说他“能吃苦、肯攻坚”。
常祝在校核优化设计图纸(张安慧 摄)
2018年初,入职仅一年的常祝被选派为项目负责人,开展京张铁路清华园隧道大盾构边箱涵拼装机设计任务。
“能不能行?”师父拍了拍常祝的肩。
“能!”常祝从电脑屏幕前抬起头,斩钉截铁地回道。
为了这句承诺,常祝绷紧每一根弦,一刻也不敢松懈。为了协调拼装场地,他制定详细的时间计划,同项目单位、现场配合人员等多方协调;为了保证技术方案安全可靠,他反复模拟工况,校核结构受力;为了确保验收合格,他冒着大风、严寒,深入一线组织装备调试,以一套安全可靠的安装方案,保证了设备的顺利下井。
凭借着这种不怕吃苦、敢想敢干的精神,常祝负责的这个项目得以顺利完成。当年,他获得了铁五院机械公司2018年“先进个人”称号。从零开始,不断向前,他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按下了漂亮的“启动键”。
向前,迎难而上
针对当前我国部分铁路桥梁更新需求,2020年,铁五院承担中国铁建重大专项《运营条件下铁路简支T梁更换装备研制与示范》课题,把目光瞄准了铁路换梁市场。
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决定采用“两车夹一机”的编组方式解决线上整孔换运架技术难题,但由于起重小车高度和承载力无法满足要求,使得研发一度陷入瓶颈。
课题组为此组织了一场“头脑风暴”,常祝主动参与其中。对研究隧道工程装备的常祝来说,课题组研究的桥梁工程装备是比较陌生的领域,但却为他提供了同课题组其他人不一样的思路:如果将盾构的起重吊运系统融入简支梁装备,是否能够实现起重小车的低高度、大承载?
常祝(中)与课题组成员讨论设计方案(央视画面)
常祝对这一想法跃跃欲试,但又有些紧张,不知道是否可行。为了验证,常祝很快投入到了桥梁工程装备的学习当中。在短短几周内,常祝通读《起重机设计手册》等一系列材料,熟悉到能够说出手册的第几页是什么内容。很快,常祝根据这一想法,拿出了“起重小车纵向绕绳”设计方案,让所有人再次刮目相看:这块“硬骨头”终于被啃下了。
通过这次攻坚,常祝被任命为项目副总体,全面负责课题的技术研究工作,并依托该项目开展换运架技术创新工作,深化研究“两车夹一机”线上整孔换运架的原创性技术路线。
在忙碌的工作中,常祝会抽空反复学习基础理论(张安慧 摄)
2021年,常祝率领团队开展了16米换运架一体机的设计,由于国内尚无先例及标准参考,他采用了融合TRIZ、FA和VP的创新方法,针对换运架技术难题开展技术攻关,创新提出了“蝶式”收折支腿,解决换运架体系转换关键技术难题,跨越了又一座大山。
向前,步履不停
常祝在朔黄铁路换梁“太行号”应用现场(本人提供)
经过无数次调试与试验,2023年6月20日,由常祝和团队成员们研发的世界首台换、运、架一体机——“太行号”,成功在4小时“天窗期”内,完成了长12米、重140吨预应力混凝土T梁的“换、运、架”全部作业,标志着在世界范围内既有铁路线上,首次实现了不断线、不停运,“即换即通车”,填补了世界铁路行业整孔换梁施工、“天窗期”完成作业的技术空白,为我国西煤东运第二大通道的平稳运营提供了坚实的装备保障。2024年初,“太行号”成功入选2023年央企“十大国之重器”。
但一次换梁的完成,并不是结束。
“我们要保障‘太行号’每一次上线作业的顺利。”
常祝不断总结、不断提升每一次换梁作业任务。
“平行工序还可以再优化一下。”
很快,他又带领团队开展32米换运架一体机的设计工作。相较于16米换运架一体机,整机技术难度更大、系统更加复杂。但相比最初,这次面对挑战,常祝变得更加从容。
“向前一步,再向前一步,对我来说,科技创新就是要不怕困难、能‘打头阵’。”
“太行号”在作业中完成新梁精准落位(王舒 摄)
参与多项省部级重大专项课题,攻克多项技术难题,获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参编中国铁建标准3项,科技成果转化超过1亿元……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面向未来,常祝还将不断向前,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