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工采网 » 国别市场 » 正文

韩国电池企业在美“碰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3-26
核心提示:尽管是美国的盟友,且享受美国《通胀削减法案》(IRA法案)税收优惠政策,但韩国电池巨头在美的投资也同样碰壁,LG新能源、三星SDI

尽管是美国的盟友,且享受美国《通胀削减法案》(IRA法案)税收优惠政策,但韩国电池巨头在美的投资也同样碰壁,LG新能源、三星SDI和SK On正在犹豫或者放缓在美投资。

中国电池企业“不让进”,韩国盟友“不信任”,美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要停滞,还是等待其他机会?

据外媒报道,由于美国政府未来可能削减对海外企业的补贴,韩国企业正在思索如何应对。韩国业内人士表示,LG新能源、SK On、三星SDI这三大韩国电池公司对北美的投资计划正在推迟。

在IRA法案等政策刺激下,中国电池企业被排除在外,这也让韩国企业看到了巨大的机会。事实上,目前以美国为主的北美市场,已经成为韩国电池企业重点深耕的市场。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韩国电池巨头在美国已有、在建、规划的电池生产基地已经达到16个。韩国三大电池企业均希望在2025年左右,实现大部分基地的全面投产。

事实上,韩国电池企业在美投资放缓,或受挫在去年11月就已有端倪。

2023年11月,LG新能源宣布,将在密歇根州的工厂裁员170人;同年9月,SK On对位于美国佐治亚州工厂也进行了裁员,解雇了100多名员工,并推迟与福特合资的肯塔基州电池工厂的投产时间,随后,SK On还对佐治亚州工厂进行了减产。

据悉,目前韩国电池巨头在美放缓投资建厂,主要是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一是美国电动汽车市场增长放缓,需求低迷。

由于美国市场的电动车普及已经进入停滞期,销售增长速度放缓。瑞银分析师此前将美国电动汽车市场今年的增长预期从45%下调至10%。据报道,目前包括福特、通用汽车和特斯拉都暂停了在北美扩大电动汽车产能的计划。

电动汽车在美国市场需求低迷,主要原因是电动汽车价格、充电基础设施价格居高不下,导致其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出现下降。

目前,北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主要是由韩国、日本电池厂商提供,均主要以三元电池为主,成本相较于中国市场主流的磷酸铁锂电池价格要高出不少。

报道称,受美国市场需求不利因素影响,韩国电池企业在北美的投资成本负担正在增加。

二是《通胀削减法案》开始引发韩国企业的不信任。

《通胀削减法案》作为重振美国制造业,吸引盟友投资的重要法案,对韩国电池企业利润贡献颇丰。

数据显示,LG新能源2023年第三季度营业利润创下7312亿韩元的历史新高,但这是在加上IRA的2155亿韩元税收优惠之后实现的。如果IRA被废除,LG新能源的营业利润可能会减少30%。另一家韩国电池企业SK On,如果从2023年第三季度业绩中剔除美国补贴的2099亿韩元,那么SK On第三季度的赤字接近3000亿韩元。

然而,《通胀削减法案》正面临不确定性。特朗普2023年9月在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UAW)罢工集会上表示,“如果我重回白宫,我将在就职第一天废除IRA(法案)。”

此外,由于电池企业可从IRA法案中获得的利益高达数百亿美元,美国汽车制造商和本土电池企业正试图限制政府对国外电池企业补贴。特朗普主张的“美国优先”,韩国电池企业担忧,如果特朗普在大选中获胜,那么韩国企业在美国的投资优惠政策可能面临被取消或缩水的风险,这无疑会影响到韩国企业的投资收益和长期发展战略。

三是,美国本土电池企业正在兴起,享有政策优势或大于韩国等企业。

事实上,除了韩国三巨头在美国进行大规模建厂,美国本土企业也在布局动力电池项目。比如,3月18日,美国电池制造商American Battery Factory公司(ABF)与先导智能签署全球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内容,先导智能将为ABF公司提供总目标为20GWh的锂电池智慧产线服务,助力ABF公司建设美国本土首个磷酸铁锂电池超级工厂。

除了美国本土企业,来自其他地区的电池巨头,也在考虑进入北美市场,中国的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等企业通过多种形式布局美国市场,提供较三元电池更具成本优势的磷酸铁锂电池,未来也将对韩国电池巨头在北美的三元电池产能形成竞争压制。

当前,美国电动汽车市场需求较弱,仍然是电动汽车及充电基础设施成本偏高,市场化驱动力较弱所致。但从长远来看,汽车电动化正成为趋势,尤其是基于电动化的汽车智能化发展,将推动汽车产业变革。未来,美国市场仍然是全球电动汽车发展的重要市场之一,无论是韩国电池企业,还是其他地区电池企业,都不会放过这个巨大的市场。

抛开政策因素,韩国电池企业也已经纷纷锚定磷酸铁锂电池技术路线,包括LG新能源、SK On、三星SDI都已经明确,在未来两到三年生产磷酸铁锂电池,希望通过低成本的电池路线驱动主机厂电动化步伐。

当前,中国电池企业进入美国市场,一方面要尽量规避美国政策风险,但更重要的是,仍然是基于低成本、先进性的电池技术,与美国主机厂、储能系统厂商合作,通过市场化手段,深耕全球市场。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