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信保围绕服务国家开放型经济,继续扩大信用保险承保规模,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有效承担并化解企业“走出去”过程中的商业风险和政治风险。2016年,中国信保实现总承保金额4731.2亿美元。其中,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新增承保金额226.1亿美元;海外投资保险承保金额426.5亿美元;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承保金额3752.4亿美元;各险种承保“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和投资1133.1亿美元;支持小微企业突破5万家,对小微出口企业的覆盖率达到21.3%。全年,中国信保共支持企业通过出口信用保险获得融资2587.2亿元人民币,向企业和银行支付赔款12.7亿美元,有力保障了企业的稳定经营,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政策性信用保险机构的使命与承诺。
政策性信用保险带动中国企业走出去
2016年,中国信保致力于搭建高端融资保险平台,通过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海外投资保险和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等完善的产品和服务体系,为中国企业、外国政府、海外业主和国际金融机构搭建合作桥梁,进而更加有效地推动大型项目的融资安排落实。凭借在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优化融资结构方面的丰富经验,中国信保以专业化、系统化、个性化的服务大力推动中外经贸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
2016年底,由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肯尼亚内马铁路一期项目正式得到中国信保承保,并在政策性信用保险支持下获得银行商业贷款首笔放款5亿美元。正是政策性信用保险的介入,加快了项目融资落实,使项目融资用时6个月实现关闭,为工程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这是在非洲“三网一化”建设中,由保险带动融资、以融资促进出口的又一成功案例。
政策性信用保险助推中国外贸转型发展
尽管2016年外贸形势较为严峻,但在中国信保的买方资信调查、保险项下融资以及理赔追偿等综合服务的保障下,一些出口企业实现了逆势发展。客户满意度调查显示,2016年,中国信保的企业客户中,有26.6%出口规模增长在20%-50%之间;17.5%的客户出口规模增长超过50%,部分客户甚至翻倍。
2016年,中国信保积极发挥政策性信用保险的导向作用,在促进外贸稳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调结构,促进外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外贸持续发展的新动能。中国信保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行业作为支持重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承保措施以及个性化承保方案,实现了对制造业中细分行业的重点支持,为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注入了活力。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惟一一家拥有异氰酸酯全系列制造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自2005年投保出口信用保险以来,该公司的投保规模已从初期的2000万美元增长至2016年的16.7亿美元。近年来,万华集团在中国信保全球保单的支持下,逐步建立了全流程风险管理体系,进一步实现了产能全球集约化。
经过十五年的快速发展,中国信保的业务范围已遍布全球227个国家和地区。截至目前,中国信保已为9万余家中国企业提供了出口信用保险服务,支持了一大批海外工程承包和投资项目,项目类型涵盖电力、交通、矿产、电信、船舶、农业、成套设备等多个领域,有效促进了中国对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有关研究显示,自2012年以来,我国每100美元出口就有25美元左右是在中国信保的直接或间接带动下实现的;政策性信用保险每年促进和保障就业1500万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