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边检: 2月10日起试行外国人入境留存指纹
2017-02-10 外交之声
公安部近日发布公告:2017年,中国边检机关将分批在全国对外开放口岸对入境我国的14(含)至70(含)周岁外国人留存指纹,持外交护照或有对等互惠安排等情形的外国人可以免留指纹。2月10日将在深圳机场等口岸开展试点,其后陆续推广实施。
为加强出入境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有关规定,经国务院批准,公安部决定对入境外国人留存指纹等人体生物识别信息。
留存出境入境人员的生物识别信息是加强出入境管理的重要举措,目前国际上已有多个国家实施这一措施。中国边检机关将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口岸通关效率,维护正常出入境秩序,不断提升出入境管理服务水平。
2017年,中国边检机关将分批在全国对外开放口岸对入境中国的14(含)至70(含)周岁外国人留存指纹。
对符合以下情形的入境外国人,可以免留指纹:
(一)持外交护照或持中国外交、礼遇签证的人员,但有对等安排的国家人员除外;
(二)根据双边协议或互惠安排,互相给予免留指纹安排的人员;
(三)按照公安部有关规定,给予集中办理入境手续便利的外国副部级(含)以上官员及其所率领的代表团成员;
(四)十指指纹均残缺或十枚指纹均无法留存的人员;
(五)特殊情况下,经公安部同意免予留存指纹的人员。
2月10日将在深圳机场等口岸开展试点,其后陆续推广实施。
德媒关注外国游客入境中国需留指纹:国际通行做法
德媒称,从今年起,中国将在入境口岸逐步实施对外国人留取指纹等生物识别信息的措施。这一在国际上逐渐通行的做法,主要目的是防止伪造和冒用证件。
据德国之声电台网站2月9日报道,中国公安部近日宣布,为加强出入境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有关规定,公安部决定对入境外国人留存指纹等人体生物识别信息。
据公安部发布的公告,2017年,中国边检机关将分批在全国对外开放口岸对入境中国的14至70周岁外国人留存指纹,持外交护照或有对等互惠安排等情形的外国人可以免留指纹。至于是否留存除
指纹外的其他生物识别信息,未再详细说明。这一措施2月10日起将在深圳机场等口岸开展试点,其后陆续推广实施。
中国媒体称,留存出境入境人员的生物识别信息是加强出入境管理的重要举措,目前国际上已有多个国家实施这一措施。中国边检机关将“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口岸通关效率,维护正常出入境秩序,提升出入境管理服务水平”。
报道称,中国已从2013年开始,实行公民身份证留取指纹的做法,2010年推出的新版电子护照也具有储存生物识别数据功能。
生物识别信息除指纹外,还包括面相、虹膜等人体特有的生理特征。经过数据化上述信息,储存在电脑芯片或条形码中,并以此制作护照或签证。在海关入关时,边检人员只需在机器上扫描一下,就能迅速读取个人体貌数据,将其与入境者现场的指纹及面部扫描对照,即可确定是否为持证人。
报道称,这一技术应用于个人证件首先是为了防止伪造,“9·11”事件则加速了生物识别技术在出入境证件上的应用。各国一方面纷纷在本国公民的护照中增加面相、指纹信息,实行电子护照,以提高证件的防伪能力,另一方面,还要求外国人在申请签证或入出境时留取指纹,实行生物识别签证,以防止外国人变造身份和伪造签证。包括美国和日本在内的许多国家以及申根国家都已经在入境检查中实施生物识别信息的核实。
《外交之声》综合自公安部网、参考消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