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工采网 » 国际项目及招标采购信息 » 正文

新加坡企业可联手中企到第三国发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4-07  来源:亚太处、新加坡青岛工商中心转自联合早报
核心提示: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加速中资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借着这个趋势,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副局长尤善钡认为,本地企业可以与中国企业合作,共同到第三国发展。
       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加速中资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借着这个趋势,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副局长尤善钡认为,本地企业可以与中国企业合作,共同到第三国发展。
    数据显示,新加坡已连续三年成为中国的最大投资来源国,两国去年的双边贸易总额达到1234.5亿新元。
    尤善钡接受本报专访时,用“稳步上扬”四字概括近十年的新中经贸关系。如果以五年作为检测单位,2006年至2010年,新加坡每年平均对华投资的项目接近900个,实际到位投资额为38亿美元(约52亿新元);2011年至2015年,平均每年超过700个项目,金额接近70亿美元。
    他分析,新加坡对华投资的项目虽然减少,但资金显著增长,说明每个项目规模都在扩大。
    投资从沿海转向西部
 “从地域角度看,另外一个转变是投资从中国沿海逐渐向西部转移。在2011到2015年,大约25%资金投向重庆、四川等西部地区;在更早的五年间,对西部投资只占总额的不到10%。”
本地企业投资中国的产业也呈多元化发展。尤善钡介绍,过去较多是房地产、城市化项目,如今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模式逐渐从投资拉动型向消费拉动型转变,本地企业也进入中国城市解决方案、消费产业等领域,遍布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
    中国总理李克强在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中国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并设立400亿人民币(84.7亿新元)的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支持产业创新。
    企发局注意到这股新趋势,尤善钡说:“过去几年新中开始在互联网、电子商务方面的合作,近一年多企发局致力于双方企业在互联网的对接。我们有第三个政府间合作的重庆互联互通项目,还有一批由企业牵头、政府支持的项目,像广州知识城、四川新加坡创新科技园、南京生态岛等等。”
    建议着重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企发局所做的研究,“走出去”已经成为中国企业的大趋势。“2015年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资金比吸收进来的还多,新加坡是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桥头堡,超过5000家中国企业在本地落脚,有的作为贸易总部,有的是区域总部。”
    尤善钡分析,“一带一路”将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更上一层楼,新加坡应该借这个机会获取更多商机。“‘一带一路’横跨三大洲,覆盖65个国家,世界三分之二人口,GDP却只占全球三分之一。用长期眼光来看商机无限,新加坡肯定能从中获益,尤其东南亚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区域,‘一带一路’倡议可以和本地的区域经济协议互补,互相推动”。
     他建议本地企业着重于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与互联网经济这三大领域,其中,基建、物流、金融、电子商务将是主要产业。
     基础设施建设是“一带一路”沿线项目的重中之重。尤善钡指出,新加坡一直都在努力打造成为亚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中心,本地企业可以和中国企业合作,携手到基础设施相对不足的国家进行投资。
    新中企业在互联互通领域内的合作天地也很宽广,尤善钡介绍,互联互通包括资金流与物流,新加坡在金融、物流与港口方面有优势,目前太平船务与港务集团在广西北部湾合作的港口物流项目,就是“一带一路”的项目之一。企发局也正和中国机构探讨,促成新中企业合作推动东南亚电子商务发展。尤善钡说:“东南亚是首选,但不排除在印度和非洲开展项目。”
    不过,他也提醒,“一带一路”沿线项目须要依靠多方合作进行,企业要慎重选择伙伴,多方合作需要时间磨合,这个过程不简单。
    此外,沿线各国的政治模式、经济条件以及对‘一带一路’的认同程度都有差异,若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长,回报难以准确计算,企业要务实投资。在新加坡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既了解海外市场,熟识本地业务,又对中国与第三方国家熟悉的企发局可以作为桥梁,把各方的距离缩短。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