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秋天,对于家住在老挝帕景村的埃里克一家来说,收获的不仅仅是南欧江两岸的稻米。南欧江上的梯级电站蓄水发电了,他们一家搬进了移民新村,过上了有电灯、有电扇的新生活。埃里克也多了一个身份——南欧江电站技术工人。
当得知国家开发银行已决定支持电站二期项目的建设,埃里克的弟弟也可以成为新电站的工人时,他嘿嘿地笑着说:“没有国开行的资金,就没有南欧江的电站,也没有我们的新工作和新房子。祝愿中老友谊万古长青。”
埃里克一家收获的新生活只是“一带一路”建设中沿线国家人民合作共赢的缩影。作为中国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国家开发银行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积极响应、迅速行动,以金融支持重大项目,惠及世界人民;推动国际产能合作,探路发展战略对接;不断创新实践,缔造融资融智样本。
以金融支持重大项目 惠及世界人民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三年多来已得到100多个国家积极响应,100多个重点项目开工落地,“一带一路”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初期成果惠及世界人民。
如果说盘旋的公路、飞架的大桥、拔地而起的厂区、日益繁忙的港口为“一带一路”沿线居民带来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改善和实实在在的就业岗位,那么金融就是让这些项目从构想变为现实的重要支撑。
国家开发银行作为全球最大的开发性金融机构,是金融支持“一带一路”建设中最积极的实践者之一。2013年以来,国开行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方签署140余项协议,涉及融资金额1300多亿美元,涵盖基础设施、能源资源、电力通信等“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据国开行董事长胡怀邦介绍,截至2016年底,国开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发放贷款超过1600亿美元,余额超过1100亿美元,占全行国际业务的30%以上。
近日,国开行牵头支持的中兴能源巴基斯坦QA光伏发电项目正式并网发电。在项目实施中,面对融资结构复杂、管辖法律众多等困难,国开行克服障碍,最终与其他金融机构组成银团,分别发放贷款6260万美元和4亿元人民币,有力保障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作为中巴经济走廊项下的首个光伏项目,该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满足巴基斯坦7万个家庭的日常用电,有力缓解巴长期电力紧缺的现状。巴基斯坦媒体盛赞其为“光明使者,驱走黑暗,带来光明”。
亮点不止于此。在欧亚地区,国开行融资支持了中俄油气合作、中亚天然气管线等一批重大能源资源合作项目,既推动了中国经验、技术和劳务“走出去”,又帮助当地居民实现能源自给自足,促进沿线有关国家产业升级,创造税收、就业,促进各方互利共赢。
不久前,印尼雅万高铁项目“花落”中国企业,并由国开行融资助力。项目建成后将连接印尼首都雅加达和第四大城市万隆,惠及沿线3000多万居民,将为当地每年创造4万余个就业岗位。
推动国际产能合作 探路发展战略对接
“一带一路”是中国首倡,但不是一家的独奏曲,而是交响乐。
尽管沿线各个国家的社会制度、政治体制、资源禀赋、经济发展千差万别,但三年来,沿线国家开展发展政策“对接”,使得“一带一路”建设稳步推进,国际产能合作不断深入。
以“一斑”而窥“全豹”。国开行支持的印尼金光集团OKI项目可谓是“一带一路”上中印产能合作的典范。
印度尼西亚,被称为“千岛之国”,处处青山绿水,四季皆夏。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得印尼的森林资源十分发达,全国森林面积1.13亿公顷。长期以来,印尼政府大力支持发展纸浆和造纸业,已成为印尼的出口支柱产业。
相较之下,我国大量造纸原料依赖进口,同时国内造纸业正在进行产能的深度调整,木浆自给能力不足。事实上,为降低生产成本和获得稀缺的林木资源,国内不少知名造纸企业已经在东南亚国家尝试投资。可单凭企业一己之力面对与国内迥异的市场和文化环境,投资风险往往难以一力承担。
借助陪同高层访问的机会,国开行主动对接印尼的世界第二大纸业集团金光集团,就OKI项目签订18亿美元中长期贷款协议。目前,该纸浆厂项目已顺利建成投产,设计产能为280万吨漂白浆/年,产品75%将销往中国,对保障我国木浆资源供应、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印尼在快速发展造纸业的同时,环境问题也不容忽视。国开行坚持绿色信贷理念,通过在项目评审阶段将环境风险作为信贷准入重要内容、在贷款合同中增加环境保护条款等方式,确保项目建设及后续经营期内各项环保指标符合所在国规定,助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环境可持续发展。
“OKI项目从备料到纸浆碱回收系统等生产环节,均采用了控制污染物排放和节能节水循环利用方案,中段漂白废水送污水处理厂进行二级处理,满足印尼当地排放标准。纸浆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将被综合利用,废气经净化处理达印尼当地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大气。” 国开行厦门分行阮雪峰介绍道。
在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原则基础上,国开行以“一国一策”为指导,主动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本情况和发展战略,不断加大国际产能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设立澜沧江—湄公河国际产能等专项贷款,助力流域沿线国家产能合作;支持华为、中兴、海螺水泥、恒逸石化、河北钢铁、青山集团等一批中国企业赴海外投资建厂和出口设备;参与埃及苏伊士、中白工业园、中老、中印尼等一批境外产业园区建设,推动国际产能合作抱团式发展……为沿线国家提供实实在在发展红利的同时,也带动着中国优势产能和装备制造“走出去”,积极参与构建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探索金融模式创新 缔造融资融智样本
中国人民银行周小川近日撰文指出,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需要充分调动政府和市场、沿线国家以及国际资本等各方资源,通过用好开发性金融、推进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的网络化布局、更多地使用本币等多种方式,确保投融资的可持续性,将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理念落到实处。
面对沿线各国的差异性与多样性,加大金融产品服务创新,探索投融资合作新模式,成为国开行服务“一带一路”的必由之路。
为此,国开行充分发挥母子公司协同优势,利用国开金融、国开证券、中非发展基金、国银金融租赁、中巴投资公司等投融资平台,为“一带一路”沿线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多个融资融智的金融样本。
丝路基金就是通过投资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缩影。该基金首期规模 100 亿美元,其中国开行通过子公司国开金融承诺出资 5 亿美元,定位于中长期开发投资基金,通过以股权为主的多种投融资方式,重点围绕“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资源开发、产能合作和金融合作等项目。截至 2016年底,丝路基金已完成投资约 40 亿美元。
除丝路基金外,国开金融还投资和管理了三只多双边基金,包括东盟系列基金、中以华亿基金、中阿基金、中非发展基金等。
与丝路基金不同,由国开行承办的中非发展基金是中国第一只专注于对非投资的股权基金,这不仅是中非合作的一大创举,也是开发性金融服务“一带一路”和对非合作的重要平台。该基金投资支持的冀东南非曼巴水泥项目通过创新投融资模式,为南非引入了国际银团支持,并以基金资本为纽带,与一汽、海信、北方车辆、四达时代等在非中企建立了广泛合作,有效形成了“抱团出海”效应。截至2016年末,中非发展基金已累计对36个非洲国家的88个项目承诺投资40.81亿美元,带动中国企业对非投资超过170亿美元。
此外,中巴投资公司也是开发性金融境外投资实践的独特样本。2008年1月10日,中巴投资公司正式营业。公司下设 11个部门,由中巴雇员组成。经过近8年的发展,中巴投资公司已经在能源、制造、航运、电讯、金融和中小企业等领域开展了投融资业务,同时在业务开发、风险控制等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熟悉巴法律、政策、市场和行业情况,拥有较为广泛的业务信息和渠道。
2016年5月,国开行又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企业在我国银行间市场开展人民币债券融资提供了范本。由国开行独立主承销的“一带一路”债券——天津优联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项目收益票据2016年度第一期非公开发行成功,发行总额 1 亿元人民币,募集资金全部用于支持发行人“柬埔寨滨海旅游度假特区一期项目”建设,实现了“一带一路”沿线项目在我国进行人民币债券融资零的突破。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资金融通更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作为开发性金融的主力,国开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储备项目500余个,融资需求总量3500多亿美元,正以其独特的作用引入更多金融活水,浇灌“一带一路”沿线实体经济枝叶繁茂、四季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