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国开行充分发挥开发性金融的功能和作用,不断加大对脱贫攻坚的融资融智支持力度。截至2016年一季度末,该行扶贫贷款已覆盖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和集中连片特困县中的727个县,累计发放扶贫开发贷款1.57万亿元,贷款余额9676亿元,重点支持了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特色产业、农户脱贫致富以及教育卫生等领域项目建设。在以开发性金融服务脱贫攻坚的实践中,国开行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取得了良好效果。
坚强的组织领导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保证,国开行加强脱贫攻坚工作的机制建设,建立了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该行成立了董事长胡怀邦任组长,行长郑之杰、监事长刘梅生任副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同时,总行党委委员采取分片包干、分工负责的方式,强化对各分行脱贫攻坚工作的指导;各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则承担起当地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人的职责。
脱贫攻坚需要凝聚各方合力,国开行不断深化银政合作,推动各地脱贫攻坚工作。近年来,该行与国务院扶贫办共同探索金融支持精准扶贫的方法和模式;协助中农办、发改委、扶贫办等部门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等精准扶贫领域的方案研究和政策创设。同时,国开行与国家民委、国家旅游局、全国工商联及鄂湘渝黔四省市政府共同推进武陵山片区脱贫攻坚;与交通运输部共同推进交通扶贫领域的制度、信用、市场建设;并与河南、湖南等9个省(市、区)签订了脱贫攻坚合作协议,涵盖基础设施、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发展和教育等脱贫攻坚重点领域。
融智支持是开发性金融的特点之一,国开行充分发挥在专家、行业等方面的优势,积极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信息支持与咨询服务,协助地方做好脱贫攻坚规划。近年来,该行支持和参与了22个省编制脱贫攻坚规划。同时,该行以武陵山和大别山两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重点,开展系统性融资规划编制,帮助谋划解决扶贫项目的资金来源问题。此外,国开行还选择了20个国家级贫困县为试点,编制脱贫攻坚规划和配套融资规划。
在那些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地方,国开行重点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协助22个省(区)组建省级扶贫开发融资主体,系统研究易地扶贫搬迁投融资主体的运作机制,厘清管理办法和工作流程,理顺资金运作机制。目前,该行已为广西等6个省(区)扶贫投融资主体完成授信评审工作,承诺易地扶贫搬迁及配套基础设施项目贷款金额1710亿元,将惠及近36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定点扶贫既是国开行金融扶贫的重要举措,也是该行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国开行将开发式扶贫与救助式扶贫相结合,认真做好贵州务川、正安、道真,四川古蔺等4个县的定点扶贫工作。多年来,该行累计向定点扶贫县发放贷款72亿元,捐赠2860万元,帮助33万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在国开行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2013年至2015年,正安、务川和道真相继实现贵州省减贫摘帽任务。
教育扶贫能够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之举。自2004年以来,国开行按照“应贷尽贷”的原则为贫困地区大学生发放助学贷款879亿元,惠及全国1523万人次贫困家庭学子;积极支持贫困地区校安工程建设,累计贷款270亿元支持青海、内蒙古等贫困地区改善基础教育条件。此外,该行还组织举办“扶贫开发地方干部研讨班”,为160多个贫困县400多人次干部进行培训,增强他们运用开发性金融方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当前,面对我国脱贫攻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国开行充分发挥开发性金融的优势和作用,不断创新支持脱贫攻坚的思路和方法,一方面,加强金融服务,向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国家级贫困县所在的174个地市州派驻183名扶贫金融专员,作为开发性金融的宣传员、扶贫开发的规划员、银政合作的联络员,为贫困地区发展提供全方位智力支持。另一方面,按照中央部署,国开行正积极组建扶贫金融事业部,将按照“政策支撑、市场运作、专项管理、单独核算、保本微利”的原则,对扶贫开发工作实行专业化经营和管理。
脱贫攻坚决战的号角已经吹响。国开行提出,未来五年为脱贫攻坚提供1.5万亿元融资支持,其中,2016年发放扶贫开发贷款1500亿元。下一步,国开行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中央有关战略部署,围绕易地扶贫搬迁、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和教育扶贫等领域,进一步加大融资融智支持力度,以开发性金融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