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两个月,生产需求持续恢复,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创新动能稳步增强,市场活力继续提升,支撑经济稳定恢复的因素持续显现
如何评价中国经济的开局表现?就地过年对中国经济影响几何?就业、物价形势怎么样?如何判断今年一季度的GDP增速,以及全年经济发展走势?3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刘爱华介绍今年1月~2月的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就以上问题答记者问。
3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1年1—2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图右)表示,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1%,就地过年支撑了工业生产等指标回升。(中国改革报特约记者 张宇 摄)
“从同比数据看,受2020年同期基数较低等因素影响,主要指标同比增速较高。”刘爱华分析认为,同比的大幅增长是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和基数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扣除基数影响,主要指标增势平稳,宏观指标处于合理区间。”
刘爱华称,从指标本身以及指标之间的协调性来看,对目前整体经济的判断是,宏观政策实施有效,经济继续保持了去年以来持续稳定恢复的态势。生产需求持续恢复,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创新动能稳步增强,市场活力继续提升。考虑到去年一季度GDP增速是下降6.8%的低基数,在同比增速上,今年一季度很可能出现同比增长,甚至出现大幅回升。
就地过年对工业生产起到提振作用
今年春节,多地倡导就地过年。谈及就地过年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刘爱华表示,“对不同的行业影响不同,对不同区域的影响也不同。”
对工业生产来讲,就地过年起到了一定提振作用。数据显示,今年1月~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1%,为近年来同期较高水平。
刘爱华介绍说,国家统计局对近5000家工业企业开展的快速调查结果显示,春节期间工业企业平均放假天数7.5天,明显少于正常年份。此外,接近一半被调查企业表示,超过九成员工选择就地过年。
刘爱华表示,在消费不同领域,也产生了不同影响。从监测结果来看,就地过年对城市的消费,比如文娱类行业的电影票房收入,起到了促进和带动作用,对网购、快递业也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对服务业行业,如长途旅行之类的交通运输方面,可能就有抑制作用。”
城镇消费快于农村。今年1月~2月,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两年平均增长3.4%,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两年平均增长1.3%。“观察近两年数据,这一数据的趋势和前两年表现出来的规律不太一样。”刘爱华说,前两年一直是乡村市场消费快于城镇,今年在就地过年政策影响下,城镇消费快于乡村了。
3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1年1—2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1%,比2019年1—2月份增长16.9%,两年平均增长8.1%,为近年来同期较高水平。官方称,就地过年对工业生产起到提振作用。图为泉州一家智能工厂用机器人生产卫浴设备(资料图片)。(中国改革报特约记者 王东明 摄)
投资和消费稳步恢复
继续在扩大内需上加力
“扣除基数影响以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两年平均增长3.2%,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两年平均增长1.7%。”刘爱华说,从这两个数据来看,消费和投资都仍然处于恢复性增长的过程中。
首先看消费。消费市场在今年前两个月呈现出三个特点:第一,商品销售加快复苏,餐饮消费尚未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1月~2月,商品零售两年平均增长3.8%,餐饮收入下降2%。第二,升级类商品增速比较高,基本的生活消费保持了稳定增长。在升级类商品中,体育娱乐用品类、通信器材类两年平均的增速都达到了18%以上,增速较高。基本生活消费类如粮油食品类消费两年平均增长10.3%,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第三,网上零售保持较快增长,实体店铺呈现恢复性增长。1月~2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两年平均增长16%。限额以上零售业实体店商品零售额增长4.1%。
再看投资。1月~2月,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两年平均同比增长1.7%,增长比较快的是高技术产业投资、社会领域投资。补短板、强弱项、增后劲的投资在普遍加快。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社会领域投资增长8.8%,其中卫生领域投资增长20.3%。“投资也表现出恢复性增长,尤其是更好地发挥了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
值得关注的是,在投资领域,目前制造业投资恢复较慢,两年平均下降3.4%。刘爱华说,“这也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企业投资能力的恢复、投资信心的恢复,制造业投资恢复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
针对目前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要,刘爱华认为,在消费上,需要继续在扩大内需上加力。一是提高消费能力。通过稳定扩大就业,促进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进而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二是改善消费环境,提振居民消费信心。进一步巩固好疫情防控的成效,使消费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居民消费的信心得到不断提振。三是全面促进消费。提升传统消费,比如汽车、家电的大宗传统消费。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培育包括网购在内的新型消费。发展健康、文化、旅游等服务类消费。
就业和物价总体稳定
基本民生保障有力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2月,城镇调查失业率5.5%。“这个数据受春节因素影响和局部地区疫情的影响。”刘爱华称,尽管有一些因素对就业数据造成了干扰,但总体上看,没有改变从去年年初以来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的大趋势。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年新增就业目标1100万人。“从经济形势和需要就业的重点群体来看,今年新毕业大学生达到909万人,重点群体的就业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刘爱华指出。
她同时表示,保持就业总体稳定也有非常多的有利条件:第一,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将带动就业需求扩大,有利于就业形势的稳定。第二,稳就业政策持续发力,政策继续强化,将为化解就业压力起到重要作用。第三,服务业将呈现恢复性发展,将更好地发挥就业“蓄水池”作用。第四,灵活就业的潜力较大。近年来,各种各样的灵活就业模式层出不穷,这些都有利于带动就业岗位的增加。
“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的价格变化,既是经济议题,更是民生关切。刘爱华表示,全年价格有望保持在合理适度的区间。
她进一步分析说,未来一段时期,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主要受到几个方面的影响:从食品价格来看,目前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供应充足,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价格有望保持比较稳定的态势。从工业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来看,工业供给能力比较强,工业消费品价格不具备大幅上涨的基础。从服务价格来看,随着疫情防控成效逐步显现,服务业供给会逐步增加,服务业价格有望保持稳定。从翘尾因素和新涨价因素来看,今年的翘尾因素是比较弱的,全年翘尾因素只有-0.1%,和往年比较弱。
3月15日,航拍西安北郊建设中的楼盘。当日,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2021年1—2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和销售情况。数据显示,1—2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398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3%;商品房销售面积1736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5倍。(中国改革报特约记者 张远 摄)
今年经济有基础有条件持续稳定恢复
“从1月~2月经济运行的主要数据情况来看,中国经济继续保持稳定恢复的态势是有基础、有条件的。”刘爱华说。
从趋势上来看,今年1月~2月主要指标不管从同比增速来看,还是两年平均增速来看,都延续了2020年二季度以来的稳定恢复态势,这种延续为整体经济的持续恢复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要素支撑看,中国经济的物质基础比较雄厚、产业体系完整、市场空间广阔、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日益彰显,是应对各类风险挑战、支持经济持续恢复的信心所在。
从政策支撑看,全国两会提出,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要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要继续为企业纾困,政策保持延续性,宏观政策不“急转弯”,根据具体的形势变化进行调整完善,促进经济基本盘的稳定。“这些政策对经济形势的复杂性严峻性是有预见的,也是有准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