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工采网 » 会员动态 » 正文

科技创新“永远在路上”——铁一院以科技创新改革促高质量发展纪实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12-23  来源: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核心提示:本世纪初,伴随着青藏铁路建设和高速铁路的兴起,我院确立了“科技立院”的发展方向,并紧密结合工程建设锐意创新,相继取得国家

本世纪初,伴随着青藏铁路建设和高速铁路的兴起,我院确立了“科技立院”的发展方向,并紧密结合工程建设锐意创新,相继取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特等奖以及FIDIC全球杰出工程奖等国内外重大奖项十余项,培养出以一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多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领衔的国内一流专家团队,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内生发展动力得以大幅度提升,企业的生产规模和经济效益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十几年间,我院的生产规模迅速由十亿级增长到百亿量级。在持续多年的高位运行以及长期紧张繁重的高负荷工作中,作为“立院之本”的科技创新能力开始显现出创新动能不足、创新人才短缺以及创新成效不理想等一系列问题。显然,原有的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亟需对科技创新本身进行深刻的变革。

院党委中心组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企改革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党中央、国务院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部署为指导,决定将“科技创新改革”作为培育新动能、引领新发展的切入点,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提升科技创新效能、做强科技创新产业为三大突破口,抓住影响创新和发展的每一个环节,有的放矢地进行针对性改进,全面提升企业的创新驱动发展能力。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首当其冲的,就是要通过机制改革激发创新的活力。为解决生产一线创新研究积极性不高的问题,院大力改革科研管理机制,一方面放权项目负责人对经费使用、人员调配、实施过程全面负责,另一方面使之拥有研究路线的最终选择权和对科研人员工作成果的考核评价权,双管齐下,有效提升了科研项目负责人的积极性。与此同时,进一步完善科研项目考核机制,建立起以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级评价制度,对考核为A级的项目负责人通报表彰并优先推荐为高层次人才;对考核为C、D级的项目负责人和承担单位通报批评,且承担单位三年内不得承担重大科研项目。一系列管理机制的改革,有效激发了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实现了“激励一个人,带动一大片”的良好效果。

针对科技创新成果质量不高、创新带动作用不强的问题,院以建设高端平台为抓手,下大力气建设由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大师工作室等多层次、多维度平台组成的科技创新体系,引导和吸引内外部优势资源,围绕重大技术难题开展高层次研究,取得一批重大创新成果,有效带动了整体创新水平的提升。其中仅2020年的科研投入就达到3.28亿元,科研项目从之前的每年数十项增加到每年百余项,已成为我国交通工程领域的又一个创新高地。

为解决高层次创新人才分布不均衡、青年创新人才总量偏少的问题,院推出重点领域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分院储备人才—院专业技术带头人—省部级专家—勘察设计大师和院士”四个层次的阶梯式培养模式,依托各级创新平台,建立专项技术创新团队和青年创新工作室,打造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蓄水池”,同时增设院级首席专家、特级专家和专家等多个层次,完善、畅通核心人才成长通道,夯实了科技创新的人才基础。

提升科技创新效能

针对科技创新方向分散、单个项目投入少、科技创新对业务发展引领作用不强的问题,院聚焦主业重点领域,力争实现核心技术的突破。从立项审批、过程管控、考核评价等环节,制定一系列配套管理制度和细则,改革科技创新资源投入模式,使资源向重点创新领域和专项研发计划集中,向制约自身发展的核心技术领域发起攻坚。仅2021年前10个月,我院立项的重点专项资金就达2000余万元,其中重点攻关的“机载激光雷达测量”“自动断面截取”等首批创新成果已成功得到推广应用,为企业重点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为解决新兴业务领域技术储备不足、创新型人才培育存在瓶颈的问题,院组建了一批新兴业务研发机构,引进高层次人才,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先后成立了“新型轨道交通研发中心”“TOD设计研发中心”“生态环境设计研究院”等研发机构,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138人,创新研发了“城市地下施工安全可视化自动监控系统”“自动导向轨道交通系统规划设计关键技术”等一批技术成果,有力推动了新兴业务的快速发展。

针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程建设融合不紧密,勘察效率、质量不高的问题,院通过实施“试点应用、体系构建、全面推广”三步走方案,创新了信息技术与勘察设计深度融合新模式。第一步针对川藏铁路及山区铁路勘测阶段投入大、效率低等难题,深入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试点,综合运用多源遥感卫星影像、真实感大场景等新技术,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和质量;第二步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系统总结经验,推进体系构建,形成了企业的统一标准、作业流程、数据平台;第三步根据统一标准和框架,先后在西安地铁新一轮规划、张家口机场建设等项目中全面推广应用,生产效率较传统方式提高60%以上。

做强科技创新产业

为解决原有科技创新成果管理体系松散、专利成果总量不足和标准化、流程化程度低等问题,院重建了知识产权和专利管理流程,将管理体系的文件控制、记录控制、内部评审、管理评审等程序与科研工作对接融合,实现了知识产权和专利的全过程标准化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专利导航、专利布局、专利挖掘,围绕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核心技术和成果,构建了一大批高质量的专利组合,使专利总量一举迈过1000件大关。

针对一线人员参与科研成果转化积极性不高、成果转化率偏低的问题,院及时改进创新激励机制,推动科技创新向成果导向、价值导向转变。围绕成果转化中的关键人、关键事、关键目标,精准实施靶向激励,对主要研发人员和科研主体单位加大激励力度,确定转化收益的85%奖励主体单位,其中50%分配给科研人员且不设上限,有效提高了科研人员推进成果转化的主动性,截至目前已签订转化合同3.6亿元。

为解决产业化路径单一、综合效益不高的问题,院以国家新基建战略“智能化运维监测系统”为突破口,与中航工业合资设立产业化平台公司,推出“基于人工智能、惯性技术及物联网的智能接触网监测系统”为核心产品,项目初期即可实现年收入8000万元。该系统作为陕西省重点国防科技转化项目,已首批签约入选“陕西秦创原(国防工业)创新促进中心”。同时,院紧扣交通基础设施信息化、自动化、智慧化发展趋势,研发形成了城市地下大空间施工安全可视化自动监控技术、机器人智能巡检系统等一系列产业化成果,取得了良好转化收益。

短短几年间,我院的科技创新工作焕发出强大活力,有力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发展。“十三五”期间,院新签合同额、营业收入、实现净利润均实现了稳定增长,再次验证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再次证明了科技创新永远“在路上”。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