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从2012年到2020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由16.98万亿元增加到26.6万亿元,占全球比重约30%,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复兴号”高铁、“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一件件大国重器见证着我国制造业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华丽转变。
从弱到强,从低端落后产能到高精尖科技创新,我国制造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爬坡关键期。金融如何助力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成为近年来管理部门和金融业共同探索和努力的方向。
在政策层面,多个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文件落地生效,管理部门通过考核等方式要求金融机构提升制造业贷款投放规模,推动金融资源向制造业领域倾斜。在管理部门指导下,金融机构全力支持制造业发展。人民银行数据显示,2021年年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长31.8%,比全部产业中长期贷款增速高18.1个百分点;全年新增制造业贷款1.67万亿元,同比多增3005亿元。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32.8%,全年新增3643亿元。
“十四五”时期,我国要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金融业又该如何支持制造业继续转型升级?
提升匹配度 增加中长期贷款投放
近年来,金融业支持制造业发展取得积极进展,但金融业务模式与企业融资需求还不完全匹配。特别是制造业有其特有的行业周期和经营特点,融资期限结构偏中长期,而受制造业不良贷款率偏高、产业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过去一段时间,银行对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的投放积极性不足。
“要进一步提高中长期信贷和信用贷款比重。”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告诉《金融时报》记者,制造业企业融资需求的特点之一是贷款需求量大、用款周期长。因此,要创新中长期信贷产品,优化制造业企业债务期限结构。此外,还要破除对抵押担保限制,将商标、专利等作为授信依据,开发更多信用贷款产品,满足中小制造业企业需求。
增加中长期贷款是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增强技术创新能力的必要举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制造业正处于转型阶段,劳动力和原料成本上涨,促使制造业通过技术转型升级破局,而这恰恰需要长期资金支持。对于银行而言,投放长期信贷也可以稳定自身业绩预期。
企业有需求,政策有部署。增加中长期贷款被视为解决制造业融资问题的关键。人民银行充分发挥宏观审慎评估考核激励作用,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单列制造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贷款规模,实施优惠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适当提高风险容忍度,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银保监会也要求,重点增加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的中长期信贷支持。
商业银行也在积极行动。比如,工商银行(4.70 +0.00%,诊股)推出专项贷款规模、内部资金转移价格激励、经济资本计量优化、贷款利率优惠、审批绿色通道等一系列保障措施,引导全行金融“活水”精准浇灌制造业。光大银行(3.43 +0.29%,诊股)通过配置专项信贷规模,开辟审批、定价绿色通道,提供资金成本优惠等举措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壮大。经初步统计,截至2021年年末,该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376亿元,比年初增长46%。
解决“卡脖子”问题 培育“专精特新”企业
2021年,全球集成电路制造产能持续紧张,多个行业面临“缺芯”问题,特别是汽车产业受冲击最大,国内多家车企因此减产或短期停产。汽车“缺芯”固然受疫情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但由此暴露出的问题依然值得深思——我国制造业体量连续多年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但在核心芯片、传感器等关键技术领域仍处于受制于人的局面。
为解决关键技术领域的“卡脖子”问题,“专精特新”企业被寄予厚望。董希淼表示,“专精特新”企业掌握行业性尖端技术,培育和发展这类企业有助于增强我国信息科技产业安全性,提高科技自主创新和发展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那么,支持“专精特新”企业,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又应从何处着手?银保监会政策研究局负责人叶燕斐此前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一是引导银行机构注重小微企业“硬”的方面,比如资产规模、资金实力;同时,更注重“软”的竞争力,比如,产品质量、企业品牌、知识产权价值和技术力量。二是引导银行机构在期限方面尽可能和“专精特新”企业生产经营周期相匹配,鼓励增加长期产品投放。三是引导银行机构尽可能增加信用贷款。四是在抵质押方面,除了传统不动产抵押,尽可能引入知识产权、品牌、应收账款和其他动产抵质押。五是引导金融机构,特别是推动地方政府为优质“专精特新”小微企业提供政府性担保或风险补偿。六是引导保险公司为首台(套)设备和首批次材料提供保险。
在管理部门引导下,银行业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强化对“专精特新”企业的专门服务。中信银行(4.72 -0.84%,诊股)推出的“科创e贷”就是其中典型代表。
济南广盛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动物保健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山东省级“专精特新”小微企业。临近年末,企业研发生产需要购买原材料,面临资金紧张困难。了解到企业融资需求后,中信银行济南分行为该公司及时发放了一笔300万元“科创e贷”,解决了企业资金紧张难题。据了解,“科创e贷”是中信银行面向“专精特新”小微企业推出的专属金融服务,具有全线上、纯信用、随借随还等特点。
中信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多年来,该行持续加强对高端制造业、创新企业、引领性产业、“卡脖子”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截至2021年11月末,该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3023亿元,较年初增加1198亿元,增幅达65.7%,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服务覆盖率达20%。
创新服务模式 供应链金融发挥大作用
厦门允发钢管工业有限公司主要制造销售机械电子设备、开关控制设备,作为厦门宝钢的长期合作伙伴和下游经销商,公司不愁业务订单,但受回款周期长等因素影响,为流动资金犯了难。光大银行“阳光e钢贷”产品正好派上了用场。从企业开户到签署合同,光大银行可以在1个月的时间里处理完企业的融资申请并成功放款。
据悉,“阳光e钢贷”是光大银行联合中国宝武集团共同为钢铁生态圈建设打造的普惠金融创新产品。光大银行通过与宝武钢铁控股子公司欧冶金服进行系统对接,实现了授信申请、审批、签约、提款、还款等全流程线上化运作,基于小微企业客户与宝武钢铁间的真实业务订单,解决了宝武钢铁集团旗下各地区销售公司和钢材加工中心的下游小型、微型经销商的融资需求。目前,已经有约50家宝武钢铁生态圈下游经销商与光大银行展开合作,累计提款约500笔。
“抓住核心企业,就能解决一串企业的融资难题”。制造业上下游企业众多,在参与产业链中逐步形成高度互补、相互合作的产业体系。开展供应链金融可谓“一招棋活,满盘生辉”。近年来,在管理部门支持下,多家银行机构积极探索供应链金融业务,以制造业供应链核心企业为切入点,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设计个性化、综合化的金融服务产品。有的银行还利用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完善风控技术和模型,有效提高了供应链金融服务的精准度、覆盖面和便利性。
围绕供应链金融服务如何进一步改革创新,银保监会深化供应链融资改革专题会议指出,鼓励银行机构围绕实体经济需求提供精准金融服务。在保障数据安全性和风险控制独立性的前提下,通过科技赋能,破解动产质押、产品验证、风险监控等方面的难点痛点,避免资金脱实向虚。另外,要强化风险管理,督促银行机构加强行业研究,开展全产业链风险监测和企业授信管理,坚持交易背景真实,防控信息科技应用风险,严防担保链、担保圈风险。
实际上,越来越多支持制造业企业发展的创新金融模式不断涌现。据专业人士介绍,一些银行也在积极开展投贷联动、产业基金、并购贷款、资产证券化(ABS)等业务,为不同发展阶段的制造业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其融资产品的匹配度,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