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正在与各有关国家共商、共建“一带一路”,其中,东盟是与中国距离最近、特别重要的地区。与此同时,东盟经济共同体于去年年底建成,有利于东盟经济的稳步持续增长。上述因素都为中国与东盟间的产业合作构建了新的有利条件。
自1991年建立对话关系以来,中国—东盟友好合作之旅已走过25个年头。25年间,双边贸易额从近80亿美元增至近4722亿美元,增长近60倍;双向累计投资额从5亿美元增加到1564亿美元,增长300多倍;从民间到政府,双方建立了超过40个合作机制并在各个层面开展交流——“25年来,中国—东盟以合作谋发展成效显著,目前合作全面展开并正走向深入细化。”许宁宁,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专门从事促进中国—东盟商务合作工作已有25年,作为中国—东盟关系日益紧密、经贸合作拾阶而上整个进程的见证者,感触良多。
渐入佳境
在许宁宁看来,中国—东盟携手走过的25年,是一个渐入佳境的过程。“在建立对话伙伴关系之初,中国—东盟关系并没有出现大踏步的进展。双方关系迎来快速发展的时间节点是1997年,彼时东南亚爆发金融危机,中国采取了包括保持人民币不贬值等在内的一系列举措,赢得了东南亚国家的高度赞赏,使其增强了对华信任。”许宁宁介绍道,1998年~2000年,东盟与其传统贸易伙伴欧美的贸易额均出现下降,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自东盟进口商品额呈两位数增长。“此举增加了东盟国家的外汇储备,稳定了币值,对东南亚国家走出金融危机起到了重要的外部支持作用。自此,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迈入新阶段”。
在经贸合作快速发展的背景下,2000年11月,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第四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首次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议。“2000年提出上述倡议,2001年双方达成共识,2002年签署协议,这个速度是非常快的,充分体现了双方增进经贸合作的积极性。”许宁宁说道。
经济合作迅速升温的同时,双方的政治互信也在不断迈上新台阶。2003年,在第七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中国加入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中国与东盟国家领导人通过了《中国与东盟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标志着双方战略伙伴关系正式建立。
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成为25年来双方经贸合作领域一项重要成果。“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是双方增进合作共同需要的写照,除了惠及中国与东盟地区的经济增长,也推动了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建设,同时加快了东盟自身的一体化进程。”在许宁宁看来,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来之不易,为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
2015年11月,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议定书正式签署。据中国商务部国际司负责人介绍,这是中国在现有自贸区基础上完成的第一个升级协议,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经济技术合作等领域,是对原有协定的丰富、完善、补充和提升,体现了双方深化和拓展经贸合作关系的共同愿望和现实需求。
三大因素拉近中国与东盟
25年来,中国—东盟各领域合作不断升级。许宁宁介绍道,三大因素推动双方合作不断发展、屡结硕果。
第一,25年来中国与东盟关系不断深化既为双方发展提供了动力,也为东盟在地区事务中发挥中心作用、提升东盟在国际上的地位创造了条件。“东盟内部有三大关切:其一,内部团结合作和凝聚力增强;其二,在地区合作中发挥中心作用;其三,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在与东盟合作中的若干个‘第一’,即作为域外国家第一个同东盟建立自贸区、第一个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第一个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都为东盟上述三大关切的实现起到了推动作用。”许宁宁说道。
第二,不断推动合作走向深入,适时开展双边和多边合作。“以中国和新加坡三大旗舰项目为例,1994年建立的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对中国产业园区建设起到了榜样作用。当中国经济发展注重绿色经济时,中新合作开发了第二个旗舰项目,即天津生态城,以环保理念助力经济可持续发展。当中国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时,中新联合推出了第三个旗舰项目,即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这些成果惠及了两国经济增长。”许宁宁介绍道。
第三,25年来,中国—东盟及其成员国发表的联合声明、签署的行动计划、达成的合作共识不断增加,合作不断细化,合作机制日益完善,推动双方互利合作全面深入展开。“双方应当特别珍惜来之不易的合作成果,坚定合作信心,共同化解合作阻碍,继续着力推动本地区经济增长,并惠及世界经济发展。”许宁宁如是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