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月4 日,海南再次公开向社会推介了总投资额为783亿元的45个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12个项目现场签约。
海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毛超峰在致辞中强调,作为今后一段时间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项目投融资的主渠道,PPP模式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关注,海南在与各类社会资本交流合作、互融发展上蕴藏着巨大的投资潜力、具有广阔的投资空间。尤其是海南经济实力大幅跃升,为项目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海南还先后出台了鼓励政策,制定了操作指南,制度体系逐步完善,为PPP项目合作构建了强大保障。
财政部金融司副司长董德刚对海南省的PPP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并表示,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运用PPP模式是党中央、国务院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海南省建立了高效的PPP项目改革机制,有22个项目纳入财政部全国PPP示范项目,实现了“引智”“引资”的双重目标,有效促进了海南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旅游岛建设。
海南省财政厅厅长刘平治介绍,本次推介的项目涉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交通运输、市政工程、保障性安居工程、水利等行业领域,举办此次推介会也是希望能够吸引更多理念先进、技术专业、管理科学的资本实力融入到海南省PPP项目。尤其是在经济新常态下,推广运用PPP模式,对于引导撬动社会资本、培育经济增长后劲,促进公共物品开发效率、效益和管理水平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PPP基金公司董事长周成跃表示,海南省虽然不是全国PPP项目数和项目投资额的 “大省”,但海南在开展PPP工作上的务实合作态度和卓有成效的推动措施赢得了该基金及各合作方的赞赏。不久前,海南还成为首批与该基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出资设立子基金的九个省份之一。
海南省财政厅副厅长王惠平介绍,截至2016年12月底,海南全省PPP项目入库158个,总投资额1660.44亿元;已经签约落地项目48个,总投资额442.21亿元,吸引社会投资430.1亿元。这些PPP项目涉及行业广泛,有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市政工程、旅游、医疗卫生、水利建设、交通运输、文化等。其中涉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市政工程两个行业最多,这也反映了海南大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客观实际。
会议期间,来自当地政府各部门、金融机构、央企、国企等社会资本方及咨询机构的人员交流热烈。
记者了解到,随着越来越多的项目落地,PPP模式已经在海南各个领域发挥出其自身的优势。
据介绍,三亚市作为世界知名的旅游城市,长期受生活垃圾问题困扰,澄迈作为农业大县,农业生产垃圾严重影响乡村形象,两地以PPP模式引入光大国际和神州生物燃气项目后,生活、生产垃圾分别转换电力成可供汽车使用的优质沼气和生产用肥。
此外,海南省一些市县多年想解决的江河水体环境治理、餐厨垃圾污染环境、农业生产垃圾破坏乡村环境等问题,也有望通过PPP模式加以解决。
海南省财政厅债务金融处处长洪日南表示,为打破目前“规模小、无人要”的局面,海南省还将创新项目模式,对项目进行“整体打包”,统一制定方案、统一进行招标,通过扩大规模的方式有效提高项目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