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统计分析 » 全国PPP项目库 » 正文

郑大卫:信息公开,让金融机构不再“看不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2-21  来源:中国财经报
核心提示:郑大卫 浦发银行总行项目融资主管 PPP信息公开,就让金融机构对PPP从“看不清”到“看得清”,从“看不明白”到“看得明白”,这

郑大卫 浦发银行总行项目融资主管

PPP信息公开,就让金融机构对PPP从“看不清”到“看得清”,从“看不明白”到“看得明白”,这将产生持续积极影响。

有利于解决项目融资难的问题。此次PPP信息公开,让金融机构看得清PPP,能及时获得准确的项目信息,金融机构可以有效识别和控制项目风险,有助于金融机构增强信心,降低准入门槛,扩大资金投入,逐步解决融资难题。

有利于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手段盘活资金和打通退出渠道。PPP项目资金盘活和退出包括资产证券化、IPO、兼并收购、交易市场流转等方式,无论采用公募或私募,无论尽职调查、评级、备案、审核、社会投资人的投资决策等均涉及信息披露,都需要PPP项目完整的信息。

有利于推动金融机构做好金融服务和创新。PPP项目信息公开,其中也包括股东(包括财务投资人)资本金认缴、融资等金融机构投融资信息。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各类金融机构必须面对充分市场竞争。竞争将倒逼各金融机构做好精准的市场定位,力求在投融资成本、规模、期限、担保方式、服务质量上下足功夫,通过PPP股权基金、有限追索和无追索项目融资、PPP项目收益债、资产证券化(ABS或ABN)等金融创新提升竞争力,获得市场青睐。金融不仅要服务好PPP,更要促进PPP的可持续发展。

有利于通过综合融资成本大数据确定各区域PPP项目回报率。回报率应由市场机制决定,且回报率原则上不应低于综合融资成本底线。笔者建议,通过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发挥大数据的优势,定期搜集和公布相关信息,为各区域PPP项目回报率提供市场依据。

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本次PPP信息公开,涉及项目识别、准备、采购、执行、移交全流程的信息,覆盖了金融机构前期尽职调查,信贷审批和投资决策、贷后和投后管理等环节,包括金融机构比较关心的财政承受能力论证、项目风险分配、绩效指标回报和调价机制、人大对跨年度预算批复、项目收费和政府补贴情况、重大违约事项交易等关键信息。无疑对金融机构防范金融风险是重大利好。

 
 
[ 统计分析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统计分析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