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PPP模式吸引民营资本、促进政企合作、推进公共项目建设等方面优势,大力推广模式运行,全面助力改善民生。截至目前,地下综合管廊等27个PPP项目与社会资本投资方签约成功,引入社会投资258.78亿元。由于推广成效明显,被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评选为全国10个推广PPP模式成效明显市(州)之一。
为全面深入地推广运用好PPP模式,我市成立了由市政府常务副市长为组长的市推广PPP模式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制定《六盘水市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的实施意见》和《六盘水市2016年—2018年PPP项目规划》,且各县(特区、区)人民政府也相应成立了PPP工作领导小组,开展相关工作。截至目前,录入财政部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258个,总投资1541.94亿元,项目涉及旅游、交通、生态、环保、农业、水利、文化、医疗卫生、养老项目、安居工程等领域。
在推广运用PPP模式中,我市坚持用示范作标杆,以示范作表率,积极推进财政部示范项目落地实施。重点积极推进对4个全国示范项目、2个省级示范项目、37个市级示范项目的落地实施。其中,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在2016年5月住建部和财政部的管廊建设推进考核排名中,取得试点城市第二名的成绩,在全国树立了标杆形象,已有近百个地区前来考察学习。2016年盘县被评为贵州省PPP示范县。
为推进全市PPP工作提供保障,我市强化业务培训,邀请国家财政部、发改委以及中介咨询机构的专家学者对市县相关部门领导及业务人员进行培训,培训达500人次以上。市级财政还安排5000万元设立六盘水市PPP项目引导基金,主要用于PPP项目前期费补贴和奖励补助。此外,突出跟踪服务。本着“在服务中监督、在监督中服务”的理念,完成了PPP项目咨询智库组建,入库机构11家,为我市PPP项目献计献策,确保项目快速落地,规范实施。
自2014年推广运用PPP模式以来,我市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尤其在民生保障、创新创业等方面成绩突出。
基础设施建设得以快速推进。其中,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大坪子至董地一级公路一期工程、赫章至六盘水段高速公路等一批PPP项目的实施,不仅改善了城市形象,增加了路网设施,还促进了旅游业发展。
撬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建设中,项目公司创新与本地钢材企业建立了“钢材直供+现场加工+统一配送”模式,使用本地钢材3.7万吨、商品混凝土24万方,本地建材产品使用比率达100%,在有效降低成本、保障物资供应的同时,化解了过剩产能,增加了下岗再就业1500余人。
引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优秀人才。凉都人民医院PPP项目将按照国际标准建造成西部一流、特色医疗三甲综合医院,在运用先进医疗设备和管理经验的同时引进医学专业技术人才;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创新、优化了设计和施工工艺。
有效化解了存量债务,缓解当期财政支出压力。水城河综合治理项目拟运用PPP模式化解存量债务18亿元。
由于PPP模式的推广,让凉都人民医院等一批项目走进凉都,惠及数百万群众。
据了解,在下一步的PPP项目推广运用中,我市将进一步搭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平台,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快推进污水处理、新能源、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等方面的PPP项目实施,进一步助力公众、政府、社会资本合作共赢,全面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再立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