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统计分析 » 承包市场分析 » 正文

商务部权威解读中企海外并购“井喷”现象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4-22  来源:商务部网站
核心提示:4月19日,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今年以来,中国企业境外并购出现了‘井喷’,但是一些目标投资国有些舆论不太友好,以致于对我国企业的歧视性条款频现,很多专家担心这样会影响中国企业‘走出去’,对此商务部有何看法?”
       4月19日,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今年以来,中国企业境外并购出现了‘井喷’,但是一些目标投资国有些舆论不太友好,以致于对我国企业的歧视性条款频现,很多专家担心这样会影响中国企业‘走出去’,对此商务部有何看法?”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作了回复,全文如下:


最近, 中国企业境外并购是热门话题。事实上不仅媒体关注并购的很多,很多专家也发表文章,讲了很多境外并购方面的看法。有关境外并购,我们有五个看法和大家交流:

第一,要认识到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境外并购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高水平参与国际分工合作的一种重要方式,对提升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服务国内经济转型升级,深化中国与世界各国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是一种经济发展的必然,是水到渠成的事。

第二,中国企业境外并购规模和增长速度总体上看是正常、合理的。据商务部统计,2015年,中国企业境外并购的金额是401亿美元,而不是一些媒体说的上千亿美元。今年一季度,中国企业境外并购实际交易金额165.6亿美元,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与此同时,并购并不只是中国对外并购大幅度增长,外资对华并购也是大幅度增长的。中国企业在国内的其他并购也是迅速增长的。一季度,外资在华并购实现了24.5%的同比增长。今年以来,商务部受理的经营者集中案件数也反映了这一趋势;一季度,我们共收到经营者集中申报99件,同比增长32%;审结82件,同比增长33%。我们还要看到,尽管中国企业境外并购规模已经比10年前扩大了十几倍,但毕竟中国对外投资还处于初始发展阶段,中国对外投资存量仅占全球的3.4%,不仅低于美国的24.4%,也远低于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发达经济体。同样,中国企业境外并购还处在起步阶段,2015年中国境外并购交易金额是大幅度上升,但仅占全球境外并购金额的6.2%。

第三,成功的境外并购既对中国企业有好处,也对投资东道国有好处,不仅帮助被并购企业摆脱困境,也为所在国经济社会发展做了贡献。近年来,中国企业通过境外并购获得设计、研发、营销、服务等高端生产要素,逐步提高了在全球价值链、产业链、物流链的地位。如浙江吉利收购瑞典沃尔沃轿车项目,不仅使其获得了高素质的汽车研发团队和研发设施,也为国内主体提供了技术储备,实现了技术跨越;上海闪胜并购美国芯成半导体公司,获得了先进的存储器集成电路设计技术。给投资东道国带来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比如,大连万达收购美国AMC院线之前,该企业已经连续3年亏损,大连万达收购后,当年就实现了盈利,第二年在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成功上市,一下子就为美国创造了1100多个新的就业岗位。

第四,对中国企业境外并购既要尊重市场规律,也应该给予必要的政策引导。近年来,中国企业境外并购的行业结构不断优化,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主力军”,融资模式日趋多元,但由于并购区域相对集中,应对国外政策障碍和文化差异的经验、人才不足,加上并购能力有待加强等原因,确实面临着潜在的国外市场风险。因此,如何从政策上有效引导企业制定符合发展需要的并购策略,积极稳妥开展境外并购,是政府需要研究促进的一个重要问题。

第五,近期一些海外媒体对中国企业的境外并购项目高度关注,部分媒体有夸大不实之辞。比如,说什么中国正在“买断全球”,说今年一季度境外并购交易规模达到1130亿美元等。从我们正式公布的,刚才和大家通报的这些数据看,一季度中国境外并购实际交易是165.6亿美元,这个数据和一些媒体报道的差距很大。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出入?原因很多。首先和个别媒体“搏眼球”是有关的。要么是所报道的大部分项目还处于商业磋商阶段,要么还需要通过国内相关政府部门的安全审查,离项目最后能否交割还有很大距离。实际更多原因是统计口径混乱,把正在谈、正在磋商的和其他一些不准确的数据都混在一起,从而得出一个很大的数据,这是需要注意分清楚的。


此外,特别要说的是,我们希望各国能够客观、公正地看待中国企业的境外并购,对这种正常的商业行为给予公平待遇,并为其创造合理、透明的经营环境。

 
 
[ 统计分析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统计分析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