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远水难解近渴。但江苏省盐城市却借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即将实现“引远水,解近渴”,让这一惠及500万人口的民生大事得以办成。
新水源地及引水工程PPP项目是盐城市第一个采用PPP模式实施的大型重点项目,也是在去年首次PPP项目推介会之后落地的项目之一。记者获悉,该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并因其具有运作规范、示范性强等特点,入选了财政部PPP示范项目。基于首届PPP项目推介会的良好成果,9月20日,盐城市政府再次推介了38个民生项目,期待以PPP模式与各界客商开展务实合作。
职能转变 培育PPP生发土壤
采用项目推介会的形式向客商发出合作邀约已经成为各地通行的做法,但最终的效果如何就要看PPP项目本身是否有吸引力,以及当地政府打造的投资环境等综合因素了。
从盐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红红的讲话中,客商们感到,盐城市真正拿出了好项目,而且,当地政府致力于打造更好的投资和发展环境,力促项目规范落地。
中国中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金耀和中国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建光都是专程从外地赶过来参加推介会的。他们关注到,目前,国内PPP发展很快,各地陆续推出了不少项目。作为央企,他们虽然具备了资质全、信誉好、融资能力强等优势,但也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像盐城这样经济发展环境好,又有稳定收益的项目他们都比较看好。
据介绍,盐城此次推出的38个PPP项目,涉及市政、旅游、交通运输等9个行业,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有22个,覆盖10个县(市、区)。会议现场路演了盐城市客运枢纽、东台沿海生态旅游、开发区智尚汽车小镇等10个项目。
陈红红介绍,为了把好项目选出来,盐城市各部门进行了精筛。7月份,盐城市政府专门下发文件,要求各地、各部门(单位)积极筛选报送PPP推介项目。盐城市财政局作为PPP工作的牵头部门,先后3次组织专家对各地报送的48个项目进行论证,在此基础上提请市PPP领导小组审核,最终精挑细选出这38个项目。
除了项目层层筛选,盐城市在对客商的选择上也很有针对性。记者从参加推介会的名单上发现,客商主要来自国内知名央企、民企、上市公司、咨询机构、金融机构等,类别与去年相比变化不大,但参会人数却精简了不少。
盐城市财政局局长肖汝宏介绍,与去年相比,今年盐城按照压缩规模、提升档次、注重实效的原则来邀请参会嘉宾和客商。推介会规模比去年也有了较大幅度的压缩,参会人数控制在400人左右,力求更精准、务实、高效,有针对性。
参会门槛提高了,客商的层次也随之提高,此次邀请过来的许多客商对盐城市项目兴趣浓厚、有过前期接触,而且是重点央企或民企。
“我们编制了项目手册,对38个PPP项目进行详细介绍,并留下项目联系人手机号码,参会客商人手一份,还在推介会上设置路演环节,对10个精挑细选出来的项目进行重点推介,并留有足够的时间让项目发起方和社会资本方充分沟通、交流。”盐城市财政局副局长虞水向记者介绍了他们的安排。
项目路演结束后,项目单位与社会资本方、金融机构、PPP咨询机构现场自由对接洽谈,交流对接气氛非常活跃。当天下午,一批客商还前往有关项目现场进行实地对接考察,尤其是快速路网三期工程、综合客运枢纽两个大体量PPP项目,引起众多社会资本方,尤其是央企的高度关注,成为推介会的焦点。
广东粤海水务副总经理李文锋曾深度参与了新水源地及引水工程PPP项目,这次再次来到推介会现场,希望找到更多合作机会。
李文锋说:“通过参加盐城市新水源地及引水工程PPP项目的竞争,我们深深感到,盐城是个干事创业的好地方。盐城具备良好的区位条件、广阔的发展空间和重商、亲商、富商、安商的营商环境,盐城人民待人热忱真诚、作风高效务实,PPP项目操作规范,充满商机,是理想的投资目的地。”
“盐城具有优良的合作环境、广泛的合作空间,有很多适宜的PPP项目。”肖汝宏一语道破盐城市PPP项目推介会连续两年受到客商热烈关注的原因。
运作规范 促进PPP持续稳健
今年以来,规范成为PPP领域的第一关键词。盐城市在推进PPP工作时也是紧跟步伐,一方面健全机构、完善政策、营造氛围,另一方面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秉承“工匠精神”务实推进,力求打造精品。
在此次推介会上,盐城市还专门邀请来自财政部PPP中心的权威专家就如何规范推进PPP工作进行了主题演讲。专家对国家最新PPP政策要求进行了讲解并举案说法,为盐城市进一步规范推进PPP工作营造了良好氛围。
中国财经报社副总编辑陈清清也在讲话中对于盐城市在推进工作中践行PPP核心理念,重视物有所值和财政可承受能力论证等做法表示了赞赏。
据介绍,盐城市一直高度重视PPP项目建设,专门成立PPP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协调联动机制,研究出台相关实施意见,目前共有45个项目入选省项目库,总投资572.1亿元,已有12个项目落地。
不久前,盐城市出台的《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实施意见》还提出了推进PPP工作的总基调和具体要求。盐城市按照“依法合规,合作共赢,风险分担,公开透明”的原则,通过培育统一规范、公开透明、竞争有序、监管有力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市场,推进全市PPP工作深入开展。
此外,为了规范推进PPP工作,盐城市财政局还特别重视业务学习。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深入学习研究PPP最新政策、理念、要求等。在推进具体项目实施时,还专门到多个示范项目现场取经,通过深入调研、钻研案例等形式,寻找适合盐城市PPP项目实施的“法宝”。
实践出新 推动PPP模式显效
在盐城市的PPP工作日程上,如何让PPP模式因地制宜地为该市带来切切实实的民生改善,一直都是各部门推进该项工作的着眼点之一。
虞水自信满满地以新水源地及引水工程PPP项目为例,谈起该项目实施的过程。
众所周知,PPP包含很多具体的实施形式,例如BOT、TOT等。具体采用哪种运作模式,主要由项目性质和项目投资收益水平、技术管理的复杂程度、风险分配的基本框架、融资需求等因素决定,不同的运作模式具有不同的适用范围。
虞水表示,盐城市在实施新水源地及引水工程PPP项目时对于选择哪种模式着实下了一番功夫,仅实施方案就修改了七八版,涉及到从投资额、日补贴额、到税收负担、风险分配等诸多细节的精细测算。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盐城创造性地提出“前置TOT”方式。也正因为这一大胆创新,盐城市新水源地及引水工程PPP项目入选财政部示范项目和江苏省试点项目。
盐城市财政局金融处处长施飞具体介绍了当初选择“前置TOT”方式来推进项目实施的原委。
盐城市新水源地及引水工程PPP项目前期工作已经非常成熟到位,立项、环评审批、征地拆迁等前期工作均已完成。该项目投资金额较大,建设资金回收时间较长,又属于基础设施项目,资金回收有一定保障,起初他们认为该项目十分适用于BOT模式。
然而,盐城认识到,这是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社会关注度高的重大项目,工程质量关系到供水水质和供水安全,关系到百姓切身利益和城市发展。政府将项目授权给项目公司建设和经营后,对施工质量、设备材料质量等关系到项目质量的主要工作控制力就难免会减弱。此外,政府除了对项目的建设和经营发挥监督作用外,还要承担诸多风险,如社会资本方有意或因经营不善造成的工期拖延、投资超支、因破产或不可抗力而终止合同、因给予项目公司优惠过多而造成政府的财政支出增加等。
对于社会资本方来说,在BOT模式之下,必须同时具备建筑施工和水务运营的相应资格,这种单位在国内并不多见,很难实现采购环节的有效竞争,只能考虑联合体投标。
对于重大民生项目来说,联合体投标也存在弊端:一是,由于资本的逐利性,联合体各方都希望保证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容易忽视和损害项目的整体利益,往往最终会损害到政府方利益以及社会公共利益。二是,由于联合体各方的专业不同,利益诉求以及关注重点的不同,产生摩擦在所难免,当两个部分的边界划分不清时,纠纷也将随之产生。这些弊端无疑为政府和社会资本方的合作关系埋下了隐患。对于PPP项目来说,政府和社会资本方的合作是项目的支撑和基础,一旦双方的合作关系破裂就会直接导致PPP项目的失败,甚至导致项目停建。
因此,为确保盐城市新水源地及引水工程PPP项目的建设工作如期顺利开展,同时为了确保工程质量,降低建设过程中的各类风险和隐患发生概率,盐城市政府决定自行建设该项目,采用公开招标方式选择施工方,建成后采用TOT的模式移交给项目公司运营。
然而,盐城并没有简单套用传统的TOT模式,而是进行了创新和优化:即在政府方进行工程招标的同时,招选PPP运营方,招标完成后即成立PPP项目公司,由政府方选定的施工方负责本项目的施工,同时政府方与PPP项目公司签订特许经营协议,由项目公司负责承接政府方建设工作并负责项目建设所需资金的筹措以及后续运营,期满后移交给政府。
施飞介绍,采用“前置TOT”模式,广东粤海水务公司从项目规划到建设、运营全程介入,政府负责监督考核,水质达标政府才付钱。粤海公司为了降低投资和运营成本,会不断寻求最优化的方案,保证工程效益最大化。这样一来,既保证了工程质量,又减轻了政府负担,提升了水质。更为直接的效果是,通过盐城市各部门的全力以赴,科学设置实施方案,抓住每个细节测算成本,使25年的运营总成本从158.9亿元下降到107.4亿元。
“在PPP模式之下,政府算账的思路改了,实施的方式也变了。盐城的实践让我们深切体会到了PPP模式在更好、更有效率地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方面的优势,更重要的是,它促进了政府治理方式的转变和能力提升。”肖汝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