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统计分析 » 全国PPP项目库 » 正文

国资委加强央企PPP管控 不得因开展PPP推高负债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1-29  来源:网易财经
核心提示:国企降杠杆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任务之一——去杠杆的重中之重,国资委将有多举措严控央企债务风险。近日国资委正式印发《关于
国企降杠杆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任务之一——去杠杆的重中之重,国资委将有多举措严控央企债务风险。
近日国资委正式印发《关于加强中央企业PPP业务风险管控的通知》,从强化集团管控、严格准入条件、严格规模控制、优化合作安排、规范会计核算、严肃责任追究六方面来防范央企参与PPP的经营风险。
目前PPP项目社会资本方近七成来自中央企业和国有企业。PPP项目投资金额大、回报期长、部分项目操作不规范、大量资产负债表外运行等,加大了央企财务风险。
国资委要求各中央企业高度关注PPP业务对企业财务结构平衡的影响,综合分析本企业长期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现金流量和资产负债状况等,量力而行,对PPP业务实行总量管控,从严设定PPP业务规模上限,防止过度推高杠杆水平。
具体而言,要求纳入中央企业债务风险管控范围的企业集团,累计对PPP项目的净投资原则上不得超过上一年度集团合并净资产的50%,不得因为开展PPP业务推高负债率。还要求明确相关子企业PPP业务规模上限,资产负债率高于85%或者2年连续亏损的子企业不得单独投资PPP项目。
国资委强化对央企投资PPP业务的监管,旨在有效防范央企PPP经营风险。PPP专家、大岳咨询总经理金永祥此前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央企是主要的PPP社会资本方,未来央企投资PPP的趋势会收紧,这有助于PPP的规范,对于民营资本来说,机会更多了。
中国人民大学国企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锦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国资委高度重视中央企业的杠杆管理工作,特别是债务风险控制工作。非金融企业债务将近70%来自国有企业,破解国有企业高杠杆困境,成为当下的重中之重。
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表示,去杠杆、降低债务风险是今后一段时间中央企业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国资委将从监管制度建设、债务危险苗头监测以及违规责任追究等方面加强监管。
今年7月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表示,要把国有企业降低企业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抓好处置“僵尸企业”工作。要推动经济去杠杆,坚定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控总量的关系。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8月2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央企深化改革降低杠杆工作,促进企业提质增效。
会议部署了去杠杆的五项任务:建立严格的分行业负债率警戒线管控制度;建立多渠道降低企业债务的机制;积极稳妥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督促已签订的框架协议抓紧落实;强化问责,对负债率持续攀升的企业要约谈提醒,对造成重大损失或不良影响的严肃追责;在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中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降杠杆。
国资委探索建立了中央企业的债务风险管控机制,实行“五控制”,即控行业标准、控财务杠杆、控投资规模、控风险业务、控财务风险。央企去杠杆已取得初步成效。
国资委总会计师沈莹今年10月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9月末中央企业负债率比年初下降0.2个百分点。从结构来看,带息负债规模也是可控的,带息负债占总负债比例比较低。多数企业负债率都实现下降。总的判断是,中央企业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多数企业的资本结构是稳健状态。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吴琦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去杠杆从本质上来说是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经济金融生态,通过积极稳妥降低国企杠杆率,促进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国企去杠杆的关键是要优化杠杆的结构,提升杠杆的质量。
吴琦表示,一是对钢铁、煤炭、电力等重点行业,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通过市场化、法治化的方式来推进债务重组,优化企业的债务结构。二是通过金融的引导、约束和杠杆功能,推动国企业务发展和资源配置向新模式、新业态和新技术倾斜,加快企业自身的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
沈莹称,国资委正在研究下一步的工作对策,推动企业强化内部管理,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充实企业资本规模,完善债务风险的管控机制,对企业的债券风险要进行摸底清查,同时做好去产能和“僵尸企业”的债务处置工作。
 
 
[ 统计分析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统计分析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