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在博鳌亚洲论坛“可持续融资助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圆桌会上,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胡晓炼表示,“一带一路”倡议对促进全球可持续融资起到了引领带动作用。
胡晓炼指出,“一带一路”在可持续融资方面呈现4个特点。
一是发展造血。发展造血指的是在项目的建设上要重点支持有利于东道国造血功能的项目,以发展的可持续保障融资的可持续。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的融资主要还是支持这些国家的交通、电力、工业等行业的建设。资金投入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可以带来经济效益,这才是融资可以持续的基础。
二是把握适度。根据东道国的规模、发展阶段、未来潜力等方面来进行融资,不超越他们承受的财力和能力,融资的规模和节奏要适度。
三是来源多样。这是要求资金来源多样化和融资方式的多样化。共建“一带一路”巨大的资金需求单靠任何一个渠道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广泛地动员多方面的资金开展合作,共同投入,共担风险,共享收益。不同的建设项目资金的需求是千差万别的,必须要综合地发挥信贷、融资、债券、贸易金融等多种融资方式,根据项目实际的特点来灵活设计融资方案。
四是投融共赢。资金的融入方要通过项目的建设获取经济社会的收益,而资金的融出方也要获得资金安全的保障。这两者不能是非此即彼自选其一的关系。
胡晓炼表示,随着“一带一路”建设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共鸣,一些发达国家也更加重视相关项目的投入。日本在2015年提出了高质量基础设施合作伙伴关系计划,扩大对海外基建的资金支持;法国自2017年起大力地推动非洲战略,并寻求成为非洲的长期、可靠的经济伙伴;美国也在2019年提出了针对非洲和美洲的“繁荣非洲”和“美洲增长”两个倡议,增加对这两个地区的投融资的力度。
胡晓炼认为,这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到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它对全球发展融资起到了引领的作用。去年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陷入了困境,债务压力加大。为应对疫情冲击和恢复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参加了G20对最不发达国家的缓债倡议。在第一轮的缓债中,我国对23个国家的官方债务进行了缓债,缓债金额超过了13亿美元,是G20国家中缓债金额最多的国家。目前G20相关方面正在开展第二轮的缓债工作。
在谈到债务问题的处理时,胡晓炼表示,需要兼顾债务、债权双方的利益和关切,可持续融资不是无偿援助,不是社会福利性的资金帮扶。从资金有效使用的激励机制的约束来看,无偿资金的使用效率一般是不够高的,而东道国承受的成本相对较低的融资既可以吸收惠及更多的资金供给,也有利于激励资金使用能够有更高的效益。近十年来融资方式在国际发展援助中的占比不断地提高。
胡晓炼认为,当前缓债是在特殊环境下特殊的时期帮助债务国平滑偿债压力,对债务偿还做出的适当的调整,它不是减债,也不是免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