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统计分析 » 承包市场分析 » 正文

负重破局:工程机械巨头的十字路口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6-21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核心提示:自去年4月以来受全球疫情影响,原材料步入上涨周期,工程机械行业承压。与此同时,国内中长期“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推动供给

自去年4月以来受全球疫情影响,原材料步入上涨周期,工程机械行业承压。

与此同时,国内中长期“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推动供给端结构性调整,供需呈现偏紧态势。

叠加绿色智能的风口,工程机械行业再次站在了改革创新的十字路口。

6月8日,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获悉,以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山河智能徐工机械为代表的工程机械龙头们正抢抓国内和国际市场销售与生产大机遇;与此同时,原材料的上涨与绿色生产的新要求倒逼企业研发智能化生产设备与流程。而在绿色生产方面,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已在诸多领域破局。根据BCG预测,中国纯电动工程机械市场将在2025—2026年达到爆发点,到2035年,纯电动工程机械的渗透率或将达到30%。

安信证券分析师李哲指出,当前原材料上涨助推的新一轮工程机械涨价,国际方面以新冠疫情后全球经济从衰退走向复苏为背景,国内来看,一方面中国经济2020年第二季度开始逐渐完成复工复产,需求回暖;另一方面“碳中和”政策出台,推动供给侧调整。

破解原材料上涨

工程机械产业上游主要为提供原材料及零部件的材料行业、电机和零部件制造业,如工程机械用钢材、内燃机、液压系统、轴承、轮胎等。而原材料占工程机械企业的总成本达九成以上。Wind数据显示,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徐工机械原材料成本占比分别为90.78%、95.28%、84.94%。

近段时间以来,国际市场铁矿石原材料价格猛涨导致钢材价格持续走高。我的钢铁网数据显示,螺纹钢均价(以HRB40020mm:全国均价为样本)从2020年4月初的不到3600元/吨涨至今年5月初近6350元/吨,13个月左右涨幅近80%。

原材料暴涨之下,工程机械龙头们明显承压。目前,针对钢材占比较大的产品(如建筑起重机、搅拌站等)已进行相应价格调整,部分传导成本压力,另一方面公司与供应商协商共同承担消化部分成本,共同应对市场波动。

数据显示,中联重科自6月1日起,站类机械、建筑起重机系列产品价格上调了1000元/吨;徐工机械5月中旬也发布调价函,其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全系列产品在6月份上调价格。

除了上调价格外,工程机械龙头企业也在采取多种方式应对。

“年初做预算时,公司预测了钢铁的价格波动,现在的成本上行在预算范围内。”中联重科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称。

山河智能相关负责人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与供应商的合作方面,公司联合关键供应商共同面对市场并进行工艺、管理的改善,提高材料利用率,并签订短期合同,做到大件物料每月核价,与大宗原材料捆绑制定定价机制,同时改变支付方式,减少供应商资金压力;在采购方式方面,对原材料趋势随时分析更新,控制库存范围或备货,‘就近采购’;在拓展渠道方面,公司寻找新供应渠道以及代用品,保证产品的实物质量的基础上寻找可替代材料。”

李哲则指出,原材料推涨会压缩中游工程机械类企业毛利空间,需求旺盛背景下削弱成本压力是重要选项。

而在原材料涨价周期中,龙头企业的竞争优势会更加明显。李哲分析称,龙头企业规模优势强、控制材料成本手段多、产业链议价能力强,因此原材料涨价带来的压力对于龙头企业来说反而是体现竞争力的好时机。

龙头企业的增长趋势也在去年年报中显现端倪。

2020年,三一重工的挖掘机械产品在国内市占率达28%,营业收入为1000.54亿元,同比增长31.25%,归母净利润154.31亿元,同比增长36.25%;山河智能的两大核心产品挖掘机械和桩工机械也在期内实现快速增长。

此外,徐工机械2020年主要板块收入规模再创历史新高,11类主机产品稳居国内行业第一,9类主机产品同比增幅高于行业对手。

国际化增长之路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龙头企业始于十几年前的海外布局之路并没有因全球疫情减缓。龙头企业去年集体高增长的背后是中国工程机械企业逐渐走上了国际第一梯队的舞台后,海外市占率逐年提升的集中表现。

2008年,中联重科收购的意大利工程机械制造商CIFA,是欧美排名第二的混凝土输送泵、泵车制造商。2012年,三一重工收购的普茨迈斯特,是世界首台混凝土泵的发明者,也是全球混凝土机械的第一品牌。2012年,徐工机械收购全球著名混凝土成套设备领导者施维英。随着国内三家企业完成对混凝土机械国际三巨头的收购,全球混凝土机械行业基本被我国掌控,其中三一重工占据全球混凝土机械市场份额的60%以上,为全球第一。

从英国KHL集团公布的全球工程机械2020YellowTable来看,2020年全球前50位排名中国共有九家企业上榜,依次为徐工集团、三一重工、中联重科、柳工龙工山推、山河智能、雷沃厦工,其中三一重工以5.4%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五位。继续保持全球第一的卡特彼勒营业额为328.82亿美元,市场份额占比为16.2%。

从产品销售来看,挖掘机方面,三一重工2020年实现海外营收141.04亿元,销量突破1万台,同比增长30%以上,在东南亚部分国家的市场份额已上升至第一。Off-Highway数据显示,2020年公司共销售98705台挖掘机,占据全球挖掘机市场份额的15%,位居全球销量第一。

全球范围来看,挖掘机械为工程机械价值量最大门类。根据Wind、Off-highway统计数据,2019年全球挖掘机销售价值量占比工程机械行业的58%。在过去的数十年间,我国挖机出口从2009年的3527台增长到2020年的34741台,年复合增速达到23.12%。

渤海证券分析师郑连声认为,欧、美、日挖掘机市场日趋成熟,自2016年以来销量增速逐渐放缓,需求基本稳定。若想寻求该产品在海外的增长,以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发展中国家具有城镇化率低、行业需求潜力大的特点,或可抓住机会,实现较快增速。

起重机方面,2020年,徐工机械移动式起重机规模跻身全球第一位,千吨级轮式起重机销量领先;同年,山河智能海外收入达38.32亿元,同比增长7.38%,其中工程起重机出口销售同比增长超过35%;中联重科工程起重机出口销售同比增长超35%,其中ZCC9800履带吊出口欧洲,创下中国起重机制造企业出口欧美高端市场最大吨位纪录,并在越南销售数十台履带吊。

其他产品方面,徐工机械大型矿机逆势成为出口亮点,并签订价值5亿元出口项目,中标价值2.6亿元外带施工矿机项目。而山河智能在越南桩机市占率也再创新高。

此外,在本地化战略布局方面,山河智能目前已有十几家海外子公司,其中有欧洲及美国两家成熟子公司,本地化员工比率达90%,降低了疫情对海外贸易的影响。而多次进行海外并购的中联重科也在推进本地化战略,目前公司已通过海外本地化员工来了解当地市场和客户需求,并将信息统一导入公司大数据平台上,海外业务实现企业和客户之间的“端到端”。

绿色智能成下一个风口

2021年全国“两会”以来,“碳达峰”“碳中和”受到全社会高度关注,高质量发展成为各行业必由之路。

事实上,工程机械行业绿色生产已先行一步。2020年,国家工信部发布《推动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行动计划》,推进工程机械电动化,加快工程机械行业向新能源转型成大势所趋。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认为,“碳中和”“碳达峰”是一条新赛道,让企业可以与国际同行在同一起跑线上展开竞争。“对全球产业链和未来发展来说,必须着手于新能源,其会对全球工业体系进行重构。三一重工将积极推动电动化,并在智能、环保方面增加研发投入。”

“但整体看来,当前电动工程机械产品的渗透率尚不足1%。”BCG研究认为,工程机械市场的电动化尚处于起步阶段,只有部分国内外第一梯队企业有所布局,主要从挖掘机产品切入电动化,且只牵头展开零星电动产品试点项目。

就目前企业取得的成果来看,2020年,中联重科的全球首台纯电动汽车起重机ZTC250N-EV下线,开创纯电动起重机历史先河。山河智能自主研制的全国首台纯电动智能挖掘机SWE240FED正在青藏高原进行高海拔低温环境下的全面实测。此外,公司成功研制耦合式液压混合动力系统,完成1000小时矿山工业性考核。

成本仍旧是绿色智能生产的攻坚核心。若想在碳排放和新能源浪潮中加速变革进程,就需要考虑转换成本这一核心因素,而在成本节降方面,电池或将成为突破口。

挖掘机、装载机等工程机械产品素来就有“油老虎”之称,且工程机械对电池容量、能量密度要求较高,恶劣施工环境也导致电池成本居高不下。BCG研究认为,“工程机械电动化的前景依然乐观,在技术升级换代的背景下,预计电池成本有望在未来每年下降5%-10%,这意味着随着电池成本下降,经过7年左右时间,电动工程机械的总拥有成本TCO平衡周期也将缩短至1年以内。”

就生产线的改造问题,向文波认为:“大部分生产线不需要重新改造,比如过去的柴油机,公司本来不生产,只是把过去的柴油机变成电机,挖掘机的工作结构件部分不会发生变化。”

不过,向文波也指出:“不排除将来生产成本更高的可能。而价格的抬高需要整个社会付出成本,需要政府、市场共同推动。”

从整个产业链来看,BCG研究预测称,工程机械的电动化进程必将在价值链上催生出诸多新玩家与新模式。

 
 
[ 统计分析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统计分析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