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为对冲补贴退坡对企业生产制造成本造成的压力,多家新能源车企调高了车辆售价,但销量仍迎来“开门红”。与此同时,入场者不断增加,索尼、团车、佳能等纷纷宣布造车,5G、大数据等新技术、新材料加快融入汽车行业,新能源汽车持续升温。在各种利好驱动下,业界对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的预计一路上涨,从500万辆、550万辆上涨到600万辆。与此同时,关于“新能源汽车高市值是否存在泡沫”“新能源汽车是否过热”等讨论也此起彼伏。
目前由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商业模式等没有完全成型,尤其是智能汽车刚起步,对新入场者而言,行业仍有机会,但这并不意味着入场者均能分一杯羹。其实,近年来高调入场但黯然退出者不在少数,即使一些车企勉强生存下来,也面临各种困难。由此可见,跨界造车并非易事,尤其是对于没有造车经验的互联网、科技公司及盲目跟风者而言,更是困难重重。
一边是寄予众望的蓝海,另一边是残酷的市场竞争,不入场可能错失发展良机,入场可能因方向不明确、资金不充足、技术不过硬等原因被淘汰,怎么办?笔者认为,跨界造车越“热”之时,企业、资本越要冷静思考。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经过多年发展,早已过了“跑马圈地”的时代,各细分市场均有头部企业。但毕竟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技术更新迭代快速,且规模不断增长,巨大的市场更青睐“有准备”的企业。尤其是与机械制造、电动化赛道相比,在智能网联的竞争中,盲目投资、简单复制没有出路,新入场者要注重差异化优势,研发并推出不可替代的产品,才能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与传统造车企业相比,新入场者的优势多集中在动力电池和智能网联领域,继续发挥好其在互联网、信息通讯等领域的传统优势,实现“取长”,并加强与传统造车企业的合作,再实现“补短”,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
同时,车辆智能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各层面的软件、零部件、芯片等要素绝不是一家车企或一个供应商就可以全部提供。当然,无论车企还是智能化、网联化等各级供应商,谁掌握的关键技术越多,谁就在产品技术和零部件搭载上越有话语权。但需要明确的是,智能汽车刚起步,谋划主导权为时过早,尤其是互联网、科技公司造车需要依靠硬件商的能力,打通壁垒,才能吸纳更多的优质资源,将市场做大。
此外,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也离不开资本的有力支撑。对此,2021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明确提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规律,要为资本设置“红绿灯”。持续升温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更应如此,只有进一步完善投资准入、合理引导资本,产业链相关企业才能在大变革的背景下茁壮成长,有时间、有能力实现技术快速迭代和产品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