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银行的资产端风险分析
除了负债端的存款流失和突发挤兑压力外,资产端和利润端在强紧缩大环境下的资产价值缩水和盈利能力下降也是欧美银行对突发风险抵御能力下降的共性,不然也不会出现资不抵债且折价抛售的情形。本文中我们聚焦美国银行的资产端,从所持有的资产结构细节来分析其风险敞口。
美国银行持有哪些资产?贷款占六成、证券占三成;小银行商业地产贷款敞口更高
美国商业银行持有金融资产20万亿美元,其中贷款占六成、证券占三成。相比大银行,小银行持有的证券占比更低、贷款更高,且贷款中商业地产贷款占全部贷款比例达五成。
美国银行资产较2008年有何变化?整体证券比例抬升;证券中私营机构MBS大幅减少、国债抬升明显
相比2008年金融危机,银行资产端持有证券的占比抬升、贷款占比回落。较高的证券资产是持续低利率和较充裕流动性的结果,但反过来在利率快速抬升阶段也面临较大的资产价值损失压力,成为近期主要银行风险敞口的来源之一。进一步拆解后发现,银行持有证券的整体安全性好于2008年,体现为私营机构MBS大幅缩水,国债比例增多。
利率风险?可供出售vs. 持有到期;持有到期“未兑现损失”在突发流动性压力下也会成为实际损失
商业银行持有证券主要可以分为可供出售债券和持有到期债券,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直接会将价格的波动体现在账面价值上。不过,如果面临类似于近期的突发流动性压力迫使银行需要提前抛售的话,这些未直接提前在账面上的“未兑现损失”也就会变成实际损失,近期硅谷银行便是如此。
银行风波出现后,美联储及时提供短期流动性可以在短期内缓解部分银行被迫出售持有到期债券的压力。当然,在主要银行中,资产端未兑现损失占比较高与负债端流失压力较高的银行风险较高,但整体并非如此。
信用风险?住房抵押贷款vs. 商业地产抵押贷款:银行商业地产占比更高
银行持有住房抵押贷款比例不高;且住房抵押贷款的相比金融危机前风险较低。虽然行业整体存量较高,但银行持有占存量不高且资产质量更为健康。
相比之下,银行持有商业地产贷款更高,且私人机构CMBS占存量规模超20%,也可能使得银行对该部分的暴露更多。无论从商业地产贷款违约率、CMBS利差上升幅度、以及商业地产空置率来看整体风险可控,但小银行对商业地产贷款敞口更大,因此风险敞口较高,值得关注。
当前美国金融风险有多大?
本文中,我们对美国当前金融风险做一个整体梳理,回答投资者对于美国中小银行、商业地产等普遍关心的问题。
一、美国银行的压力来自哪里?资产端损失、负债端流失、担忧情绪加剧错配程度。资产端看,2022年全年美国银行资产减值约10%,最差5%的银行资产减值幅度超过20%。负债端看,存款自2022高点流出3%,存款利率低是主因;前期以大银行流失为主,近期中小银行的流出压力加大。那些在资产端和负债端两个方面问题都更大的银行也就更具有脆弱性,硅谷银行就是典型的例子。
二、整体压力有多大?哪里是薄弱环节?2022年美联储压力测试结果显示美国33家大银行CET1比例最多降至9.7%(监管要求4.5%)。根据NBER测算,即便考虑浮亏,也仅有两家银行资产无法偿付存款。不过结构分化较为明显,中小银行可能是薄弱环节。一方面中小银行资产充足率整体不及大银行,另一方面中小银行业务结构中风险更高业务占比更多,如商业地产贷款和CMBS证券。此外,存款流失尤其是挤兑风险放大压力的非线性变化。
三、现在到了什么位置?如何观测后续演变?系统危机可能性较低,关注信用收缩和市场寻找风险而诱发风险的可能性。当前美国正处于流动性冲击时期,而流动性压力转化为大规模的债务压力通常需要高杠杆和央行干预不及时两个条件触发,目前看均尚不具备。但在情绪敏感情况下,续需要关注银行信用收缩和市场主动寻找风险点而导致风险爆发的可能性。
四、对政策和资产有什么影响?加息接近尾声,流动性支持是主要工具;信用收缩反而有助于抑制通胀。美联储当前政策取向仍是加息控通胀,通过流动性投放提供紧急支持,“对症下药”政策效果可能更好。往后看,衰退发生依然是大概率事件,信用收缩一定程度也有助美联储达成通胀目标,因此我们认为下半年降息可能依然存在。对资产而言,利率和黄金计入预期较多,降息后就可以带动资产配置实现从美债到美股成长股的轮动。
如何理解瑞信AT1减记?
3月20日北京时间凌晨,瑞银宣布将以每股0.76瑞郎、总价30亿瑞郎的价格收购瑞信,瑞信股东将以22.48股瑞信股票换取1股瑞银股票。同时,瑞士央行宣布将提供大量流动性援助以支持瑞银的收购,瑞士政府将向瑞银提供90亿瑞士法郎的担保,以稳定交易完成之前的市场状况。但瑞士金融市场监管局(FINMA)的公告显示,瑞银对瑞信的收购中将导致瑞信负债端160亿瑞郎的AT1资本(Additional Tier-1 Capital)被全额减记,引起市场波动。
瑞信风波重燃全球银行稳定性担忧
3月16日北京时间凌晨,继此前美国部分银行风波引发市场对于银行体系稳定性广泛关注后,瑞信再起波澜,股价跌幅一度高达30%,CDS再次升至历史最高水平,这也使得略微有些缓和的美国银行担忧再度升温。本次事件首先是因为瑞信在年报中宣布其2022年和2021年财报程序存在“重大缺陷”(material weaknesses),主要与风险评估流程等内部控制等的缺陷有关。审计机构普华永道对瑞信内控的有效性出具了“否定意见”(adverse opinion)。而在此之前,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就对其过去的财务报表提出了质疑。周三,瑞信最大的股东沙特国家银行董事长在接受彭博采访时表示,由于监管限制,未考虑增加对该银行的投资。导致本就已经下跌的瑞信股价进一步下探,盘中跌幅一度达30%,5年期CDS点位接近1000,高于2016年初的德意志银行Coco债风波时的水平和欧债危机时期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