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统计分析 » 境外风险 » 正文

对话世界气象组织助理秘书长:警惕厄尔尼诺引发极端天气灾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7-13
核心提示:近年来,全球气候逐渐变暖,高温热浪、干旱、暴雨洪涝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一项严峻挑战。保护好地球

近年来,全球气候逐渐变暖,高温热浪、干旱、暴雨洪涝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一项严峻挑战。保护好地球家园,无疑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责任。

异常持久的拉尼娜现象在持续了3年之后现已结束,而时隔7年厄尔尼诺卷土重来。当地时间7月4日,世界气象组织的一份最新通报预测,厄尔尼诺事件在2023年下半年持续的可能性达到90%,预计此次事件至少为中等强度。综合前期天气条件,世界气象组织宣布正式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在厄尔尼诺“加持”下的全球变暖还将进一步放大极端灾害天气的影响。

张文建 澎湃新闻记者 杨喆 图厄尔尼诺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该为此做出哪些准备呢?7月8日,出席202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的世界气象组织助理秘书长张文建接受了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的专访。他指出要特别警惕厄尔尼诺在常规灾害基础上引发极端天气灾害。同时他还呼吁要加强全球合作以减少气候变化对极端天气事件的影响,并通过教育、宣传等举措增强公众参与意识,鼓励大家减少碳排放、节约资源。以下为专访内容:

澎湃新闻:很多人都关注到了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厄尔尼诺预警,除了极端高温天气增多,厄尔尼诺还会给地球和人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

张文建:厄尔尼诺是指热带太平洋海温的周期性变暖现象。它是全球气候系统中出现的一种自然现象,是叠加在平均气温之上的一个极端周期。厄尔尼诺的出现将改变气候系统的能量平衡,增加极端高温的概率。就好比非常热的天,又多了个热排风扇一直吹,极端高温就会出现。

当然气温升高只是厄尔尼诺影响的一个方面,厄尔尼诺带来的并非都是高温酷暑,它也可能改变大气环流,对台风的形成和影响有放大效应。

澎湃新闻:厄尔尼诺卷土重来,有机构预测2023年可能成为有记录以来温度最高的一年。而最近我国部分地区的高温天气也让人们增大了这样的担忧。这次厄尔尼诺会造成像往年一样的极端事件吗?

张文建:各类自然灾害其实每一年都会在地球上发生,但现在的问题是它们对人类的影响在加强。除了关注厄尔尼诺的动态,我们其实更担心它会走出稳定循环,使全球气候迎来不可逆转崩溃的阈值。

当然,从气象资料来看,没有任何两次厄尔尼诺事件是完全相同的。对人类的影响,也取决于一年中的季节进程和多个系统的综合配置。

自然界的“黑天鹅事件”发生,有很多是未知的。上一次强厄尔尼诺引发的事件,这一次是否会重演,短期内可能无法预测。但对我们来讲应对厄尔尼诺最好的办法就是提前预警,密切关注厄尔尼诺的趋势,把各项防灾措施做在前面,全方位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

所以我们特别呼吁气候变化热点地区和历史上曾发生过严重自然灾害的地区,要特别警惕厄尔尼诺在常规灾害基础上引发极端天气灾害,因为这样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

澎湃新闻:应对气候变化要靠全球行动,需要全球的通力合作,世界气象组织作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在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您对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有什么样的展望呢?

张文建:生态、气候、天气不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所能独立掌控的。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方方面面挑战,必须加强国际合作,采取积极有效的行动。

今年5月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第十九届世界气象大会上,世界气象组织批准了两项新的战略倡议。第一是全民早期预警,其目标是在联合国的框架下,通过五年的时间,使得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在早期预警系统保护之下,把人民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这也是世界气象组织希望通过全球合作减少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影响。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塔拉斯曾表示,24小时之前对极端事件的预警,可以减少30%的损失。现在我们在极端事件来临之前,能及时进行预警,可以把人员撤出来,减少死亡。我们的模式不满足于过去天气形式的预报,而是对极端事件的预报,这有赖于整个气象界所付出的巨大努力。

我们把保护生命放在第一位,呼吁全球支持建立这样的体系。通过全世界的关注不仅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逐步建立早期预警系统,还要助力形成整个体系的联动机制。比如说气象部门发出了预警,其他部门能不能理解?理解了之后能不能转化为合理的行动?还有灾后重建过程中是否注意了二次风险的防范?总之,要多方发力使得这样的体系更具有韧性。

我们发起的第二项倡议是开展全球温室气体系统监测。这是建立在我们过去30多年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想建立一个真正的业务性的对于全球温室气体监测的业务系统,希望支持世界各国不断推动达成和加快落实《巴黎协定》。

全球温室气体监测真正目的是给世界各国提供一个科学的监测数据基础。通过科学的依据来进行监测,帮助地方政府知道各区域减排的准确情况。世界各国如果都按照这个目标减排了,可能到30年或者50年之后,我们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真正降低了,温度慢慢也会回归到真正适合人类居住的水平。

以上的两项倡议发出后,中国政府、中国气象局以及相关部门都给予了世界气象组织两大倡议积极支持和响应。

我个人的期望是,中国能够再往前一步。不仅能够把极端天气事件的短期和长期预报做好、做准,同时还能准确评估这些极端事件对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发展会产生的影响,从策略到具体任务上解决诸多问题,这样能使得气象工作产生更多经济社会价值。

中国的碳达峰峰值越高,实现碳中和需要付出的努力就越大。所以说我们第二项关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监测的倡议,不仅仅是世界气象组织牵头,还要跟相关政府机构合作,准确监测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帮助各级政府减排,进一步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每个人都应该为保护地球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可能今天有人会问,气候变化与生态文明有什么关系。其实气候中最重要两个的因子就是温度和降水。如果这两个因子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生态系统适应不过来,不就有麻烦了吗?所以今天我们要理直气壮地说,气候变化极端事件一定是跟生态文明、生态体系建设有密切关系的。我们希望增强更多的责任感,作为气象组织和气象工作者要主动为这方面作出贡献。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 统计分析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统计分析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