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9日发布的《中国先进生物燃料发展展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预计,到2030年,我国先进生物燃料产量将达2398万吨标煤,需求量将达2746万吨标煤。先进生物燃料产业的发展将为我国能源转型作出巨大贡献。
这份报告是在当日于北京举办的第五届全球生物质能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发布的。此次论坛由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中国农业大学、国际能源署生物质能中国组、中国能源研究会绿色低碳技术专委会共同主办。
先进生物燃料是指以生物质资源为原料,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技术手段转化生产的气体或液体燃料,主要包括生物天然气、生物燃料乙醇、生物柴油、可再生甲醇和可持续航空燃料等。
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生产生物天然气3亿立方米,占全球产量的4.29%;生物燃料乙醇294万吨,占全球产量的3.47%;生物柴油214万吨,占全球产量的4.07%。预计2023年,我国生物天然气产量达4.2亿立方米;生物燃料乙醇产量达340万吨;生物柴油产量达220万吨;可再生甲醇及可持续航空燃料实际产量仍较低。未来,我国先进生物燃料产业发展空间可期。
但报告也指出,当前,我国先进生物燃料产业总体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面临公众对其认识不足,相关政策仍待完善,标准体系薄弱,创新能力不足和环境价值未能体现等多重问题。
“按照现行政策,制氢、制醇、制氨都要进入化工园区,但我们很多存量项目都是在化工园区之外,特别是分布式项目,很难进入化工园区。”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副秘书长兼生物质能产业分会秘书长张大勇在发布报告时介绍说。
报告建议,下一步,要多渠道加强宣传,完善先进生物燃料产业配套政策,加强相关标准体系建设,开展试点示范,加快先进生物燃料产业绿色价值实现。
“在先进生物燃料产业发展过程中,要逐步通过试点示范项目健全产业体系,特别是完善标准、规范等,从而把目前矛盾比较突出的绿色燃料认证问题解决好。”张大勇表示。